|
几天前中国两款新型战斗机先后试飞,引发了极度地关注。它们外型迥异却都高度疑似是全球从未出现过的第六代隐形战机,而在此前两天美国刚刚宣布暂停第六代战机的研制计划。紧接着中国又试飞了全球最新型的无人机,而目前全球最大的两栖战舰076的首舰也成功下水。尖端武器为何在此时密集亮相?它们又带来哪些震撼?
& {# ^* z8 b. i; c& H$ X9 f6 h! r9 u E
- r& B2 U; ?8 E
/ W9 c" [+ e& t5 S& E
% k4 p/ q! L- j( J
& Z9 }, b0 y" ?. f* f. P8 |- q
+ ~5 I. h8 v0 b& _2 b! J/ a
# V; o& j+ J9 m1 u3 o8 ~) j wPart.% a5 ]/ ~3 P* r0 p5 i$ z
1 ) |4 Z2 r" G" p" r+ b
: J8 s- s2 h! y
- ^' u6 w, f* T( g6 |( O9 |' T
12月26日,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段冲上热搜的画面。一架外形充满科幻感,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黑色涂装战机,在一架歼-20S双座型战机的陪伴下,飞过了成都闹市区的上空。
- z0 Y- B9 H# W& Q# g. F8 E# [5 J/ V9 ]- J5 @2 l6 j7 X
/ E, _. S# R% j9 |
" e7 e2 }: W9 ]8 z' [
% a( r3 A+ e0 Z! r1 \
2 I) ~* Z. ?6 i s
) f1 Y4 N9 x$ X3 a, p, d( V. ^0 Z# g/ {$ c: S
随后,网络上出现了这样的介绍,这是成飞研制的中国最新款第六代战机。因为它的外形酷似银杏叶,中国的军迷将它亲切地称为“银杏”,西方的研究机构称它为中国第六代战机“成都版”。
8 g+ q, n5 B9 t; t; o. w6 F/ g) t
7 C6 P! C+ p; v/ {
7 B( }: d' S, z4 B0 d- k军事专家 王云飞: 2 I7 t5 T* h( v! J7 S* h
在我看来,严格意义上它不算完善的六代机,只是六代机技术的验证。最明显的标志是其发动机未达六代机标准,国际公认的六代机应配备可变循环发动机。+ h& Q: q6 l8 h# A5 n
( B& G$ X& ^3 [/ s- V( u# N! w* Z
当天晚些时候,在中国另一个航空军工重镇沈阳的上空,有人拍摄到了另一款中国第六代战机试飞的画面。
3 @; w$ Y# [" Z$ I. g; J& l) @' C3 d* G% i- r
3 M9 x& \$ w! u& e' f2 z" v
《福布斯》杂志分析称,这款飞机采用了无尾布局,机翼和所有控制舵面都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对飞机的飞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u" J; Y5 Y: r5 V6 A5 ]6 D; I0 ?& R8 \/ B9 m: ]
4 i1 L( y. L* j/ }8 r# V, |: z
有媒体认为,中国此时同时推进两款飞机的研制目的是在避免风险,一旦其中一款飞机研制受阻,另一型号就将成为备份方案。
: e6 [5 D5 I8 I2 C8 _5 M
0 R1 v* ^0 z2 G+ r4 p- K1 F0 m B
5 h' _: w4 Q# h K( S# Z路透社评论称,具有隐身特性的中国军用飞机具有了先进的设计,但是还缺乏足够的信息来确定更多的细节。
, K8 {" {' k1 ]- G, @3 @) G: P* w. L0 \, u( }; Z2 j0 q9 g
; T* `) y5 j. ~' T0 @, G0 ` Q! Z
" z2 U$ Z2 a4 \; j
/ R v+ a3 y1 q$ x' ~% ^" S
! m* P+ {0 y6 X1 b" z3 V$ z2 y4 o: @6 L) r0 p/ f+ j5 A4 Q( i1 z! `- y" X+ W
* U1 U0 K& \- b" f4 C3 A- H6 u5 ~$ T. R
军事专家 陈浩洋: : p( L- V3 h0 K, z+ B+ \" u4 P" q
沈阳与成都上空的机型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气动布局、用途均各异,形成鲜明对比,对外展现强大战略影响力。沈阳上空的机型以高速与敏捷性并重,空战机动性能卓越,且体型相对较小,或为三四十吨级的双发重型战斗机;而成都上空的机型则以对地攻击为主,作战半径广阔,属战斗轰炸机。两者各具特色,前者侧重空战,同时兼备对地作战能力。
5 f0 l3 {! L0 w" |& C* d
9 `5 I8 [0 {8 H2 z" m' V6 v& s* G4 K C! A! J0 V
* ]( z7 t" L. u; m5 e( _" _
( Q( g0 ?" o: H3 \( d6 \+ l% o
6 D: A& y/ h1 T4 z: A
" E' |- N6 k$ N6 N" w& p
* S( [( O# I& [12月27日,一款新型无人机试飞画面又在网络曝光。有军武专家指出,这是中国最新研制的“神雕”反隐形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翼展在50米左右,机身长度为25米左右,是现在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无人机。它可以实现在25000米的高度巡航35个小时,通过先进的反隐身雷达,捕获500公里的敌方战机的雷达信号。
- D9 W; P9 e5 c9 `2 L- P$ X
7 k$ X2 {( r; s: ~$ E C: c+ b" b3 t {- _
5 k* R2 h# n7 V: \
) P1 m& `# j: i
* R3 S6 h \& i; P
, S/ t. t0 m, O9 R, I/ k( T3 Z$ T$ P6 M( }
军事专家 曹卫东: ( y& [" W e! O" I" v
中国在无人机研发制造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根据不同战场需求和军事部署效果,中国正研发更新型、更先进的无人机。这款无人机与未来六代机或有关联,具备更高飞行高度、更快速度,且人工智能融合程度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该无人机还具备隐身能力,能执行多种打击任务或更多样化的任务。这很可能是对现有无人机的一种改进或新尝试。8 t; Z5 o+ e# f: E
# m3 m0 c6 S* g: K$ A* X: s( k
4 c4 ]: M- \1 Q+ H( h9 @
对于在成都上空出现的中国第六代原型机,迅速引起了众多军迷的关注。9 r) p& c/ z& H9 Y+ F
+ A4 `$ V1 j) X* @& O
- s2 _6 G& a) m: L从目前公开展示的画面,我们可以发现和伴飞的歼-20S直观对比,这款新型战机的尺寸明显比歼-20S要大。新机的大尺寸似乎反映了对长续航能力和相对较大的内部空间的重视程度,这样便于容纳更大的燃料和武器载荷。' `. F4 l" W1 F5 ~
% @; _" O0 P& H
4 J) K- { p$ r0 ~
6 D2 \4 g% V! M0 Y* ?, p/ `; q; a4 q
) {1 z M/ F! I) `9 }
$ v: c' ?) W4 G8 g6 j! k8 e7 q% ~ c4 ]
9 A7 L) p4 \ m# ^
美国军事网站“战区”写道:“中国突然出现的新型重型隐身战机带来了震撼!”“显然,这架飞机采用了更先进的低可探测技术,超越了歼-20的无尾设计,实现了又一飞跃。”
8 B6 f* |1 `! `( f; @0 l1 \
/ j j) v. n% C
' q( L0 d. j1 l% q( m- o& k0 u军事专家 曹卫东:
1 E" M6 d4 t/ f# z9 K: O若用歼-20伴飞新款六代机进行性能测试,隐身性能上,若雷达无法同时发现两机,则先被发现者隐身性能较差,若均不被发现,则六代机隐身性能与歼-20相当;超音速巡航时,若歼-20跟不上六代机速度,则六代机性能超越歼-20;灵活性方面,若六代机能做出歼-20无法完成的动作,即表明其性能有所提升或改进。总之,以歼-20为基准,检验六代机各项性能是否更胜一筹。
, x/ E6 W3 g. A( r" w* R
: i' l: m& P4 E1 E
! }6 t/ |! P% u5 v( ?Part.5 |! S3 h6 ~2 X
2
h' j# U# V) _2 |" v! P; H! `
: Y$ X% Z9 L6 x
4 x/ Y9 K& S9 R6 e
! r* y# E: {- C7 F2 b5 M K2 O U8 N5 E9 ` Z; |$ M$ d
, T/ x4 R( G) Z. G/ D
- T- H# {& F( x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超扁平的外观、全翼身融合和无垂尾的设计,使这款战机的隐身性更强,无垂尾设计是为了从多个频段和各个角度降低飞机雷达反射面,也为持续高速冲刺和巡航飞行提供更好的气动性能,在未来空战中具备高速飞行能力的战斗机将无疑具备更大的优势。
% [' r& c1 r5 K4 f; A- J- b
7 ]' f' L0 f$ F( m4 O
1 [6 X* t: j, d军事专家 王云飞: # @& U) d8 X& a/ s, D( J
翼身融合是六代机的显著标志之一。它极大地减少了雷达反射截面积,因为去除了垂尾,且发动机隐身设计出色,喷口扁平降低了红外辐射,增强了隐身能力。同时,飞机速度提升,承受载荷增大,对操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入AI技术后,可实现自动决策和发射,但这也对机体操控提出了新挑战,要求结构强度和所有零部件的承受能力都必须相应提升。# u2 \! [! v8 F5 t( a g
- ~2 G6 r0 ~# c. E# Z' ] H0 A
. A3 ?9 a8 L& p$ b- } s A这架原型机还有一个最不寻常的看点就是它的进气装置。除了在机身下部的两侧各自有一个进气口之外,在它的机身顶部还存在着一个进气口。无数军迷猜测这架飞机可能采用了超越传统设计的三引擎布置。
. w3 d& W* O4 x M8 j, b7 ~0 N+ v% n$ I# ~$ Y _' W
8 ]+ m6 j9 \/ ~: X/ s! H: |; ^ C
9 J8 s6 f2 R# L
: ^; }, I( v/ V* ]3 A0 i$ a
! U8 B# a$ r) A! O3 D0 d6 {/ L5 h! [$ w+ ?
4 L% f/ l9 t) I7 ^8 ^美国专业军事网站“战区”称:如果它确实具有三个发动机,它将能够在没有加油机支持的情况下进行长距离飞行和巡航。这对美军的加油机、运输机、空中预警机、侦察机以及在前沿地区行动的盟军舰艇和部队带来真正的威胁。7 T# y w3 _/ {: z' K G
1 i" _9 e" X3 u8 Z# C' S
1 m! g3 S5 _) a& v
短短两天,多款新型战机密集亮相,除了带来的惊喜,也意味着很多空中作战理念已经变得陈旧,未来的空战格局开始重新塑造。
7 N" y9 u( v' u% K) r2 l
3 U' U/ T3 R( f0 j( K
4 e9 g% n7 A5 F* p2 D6 _! g0 s5 _
. M6 i* ?* s0 h; W$ P. E! b
/ p5 _! A: U% W5 |, u3 F0 q6 R+ l7 l, t) Z) \3 J+ y
0 c9 c9 z. `' R2 f5 K& M军事专家 王云飞:
* Y1 M7 X/ w' Q5 n. t6 D0 q这三架飞机的出现,可能引领未来空战进入革命性变革。未来空战将实现全频段隐身,隐身能力大幅提升,包括红外隐身等。这将促使空战向无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必须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太空、空中、地面的信息系统,以捕获空中目标。这标志着智能化战争的雏形初现。作战将趋向远程化,以超视距远距离攻击为主,未来战争将呈现无人化、远程化、智能化的打击作战形态。" N$ z# H" } B; x- e
3 k: ~6 P* L" q% x# J7 g3 E
t; x4 s& x* t8 W1 l' V
Part.
! S* P/ u2 L4 |3
" P- B7 s. _7 z+ ]- O4 g$ F' `, a2 a( [. x! C S$ p0 q, Q
/ j) ~% W9 k6 J5 d- d% J% p( i2 L
2 I" A4 \# n$ }$ w8 r
! E/ m( [# m2 k6 q' R) K
) `& P! B$ t$ b- Y
: X, R2 i; ~1 _9 i2 F5 g; g5 y/ J/ A M* n4 y& ?' j
12月24日,美国《防务新闻》周刊报道,美国空军目前一直在研发的第六代战斗机,也就是“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计划中第六代战机成本大约在2.5亿到3亿美元之间,这个预算金额是F-35战机的3倍,巨大的开支使得美国空军不得不暂停了此项计划,并启动了对第六代战机可行性的再次审查。$ t, @1 H; D7 G: _9 g; S; [" G: m' q
6 i3 N# F X5 I
) a+ [1 d' J' c' |3 h2 h
, D# Z3 |; A1 H* x! t0 m
6 r* C) @, ~$ {6 B" E
5 s7 Z: b1 q2 X. B
5 ~" f; O7 ?3 g1 ~! p' H
5 i2 `6 Z/ V; @
军事专家 王云飞:
$ u: S5 f6 X' f2 M5 m, H美国在第六代战机技术方面保持领先,中美两国均在研发可变循环发动机。目前,美国的可变循环发动机技术进展较快,通过灵活调节冲压发动机的进气吸气与生成,能大幅降低油耗,从而增大作战半径和航程。此外,更高效的爆震发动机也在中美两国的研发之中,它将提供更快的速度。在隐身材料方面,美国的研究也颇为扎实。同时,美国在人工智能AI技术上整体领先,并将其应用于第六代战机的研发中,同样处于前列。
7 k) p" n1 X: b' C4 _0 d! P/ x" I/ E, s. z. a5 P4 L6 K
* ~) m0 Y+ w: d; b" w# s& ~
对于中美两国在第六代战机领域的竞赛,美国一方面是无法回避的挑战,另一方面是美国在第六代战机计划上明显缩水与裹足不前。
: P# S( c4 j3 k$ u5 F2 D
# o4 f& E# g7 t0 I7 ^% y& \
1 l+ X' K8 c; O) u# _
4 I- j4 M9 _+ e; M* C9 H
! y* v1 y7 D' O, u
; S/ Y* P( S. e6 i% A" w0 @$ m5 D
: ^7 F* i) S( P/ k6 l( Y
5 @9 \4 R4 W9 h2024年9月,美国空军宣布推翻了第六代战斗机的原方案,要求单机造价从三亿美元降低到一亿美元。而省钱方式之一,就是采用一台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理念。理由是“双发”战机的制造、维护成本太高。但是“单发”设计还连带降低了战机机动性、速度、航程与载荷等等一系列性能,同时对于第六代战机的航电系统方面也在不断地做减法。
8 d: S6 U( D& F( w7 z- t1 s5 R( E: Q
' o ]7 U$ e4 w3 k# d
军事专家 王云飞: ; x7 r; Q) r: f" e
美国未曾料到,其六代验证机尚未升空,中国却已抢先一步,这在历史上前所未有,对美国战略构成重大打击。中国六代验证机的成功升空打乱了美国六代机的研发节奏,很可能促使其调整研究思路。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或会加大投入,一是可能加速研制进程,二是可能重新修订技术标准,紧盯中国新技术,力求将更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第六代战机研发中。. E* m* B0 {% V7 I) r5 V- M
; k" z$ q7 x- H. ?- B0 @- p/ e' z* K2 Y2 S7 T: H
Part.! S5 M6 ~9 @5 \
4
- E' ^+ A( V7 a, R7 _& j$ Y& T- n! j' F; k- {; g& k7 m" E
$ T' d7 M! f; F0 [0 A' t/ X中美两国在未来武器研发领域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天空,海洋同样是两国的竞技场。
. }( M1 Z" ]3 F2 u
& D) c% P0 D/ ? ^. ]- {& P; P7 p% n; d" V& i
( B* e! X: T! o
, K! j+ j) R, F+ y, S) o0 c1 s
4 Z& n; M& E: v( \/ `) {$ W- x4 L: j5 S( B
! ]# Z3 E3 _: V' P2 O/ C12月27日,中国最新的两栖攻击舰076型的首舰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举行了下水命名仪式。这艘舷号为51的军舰被命名为四川舰,是中国海军全新一代的两栖攻击舰。四川舰全长约263米,宽约43米,满载排水量约4万吨。- ^. R. b% V. n3 y! _& m
& u3 L; Z! Z' P# P0 C
* N$ L; F# b) @* Y5 _! X& O- R新型的076型两栖攻击舰不仅是中国现有最大的两栖攻击舰,也成为全球最大的两栖战舰。有外媒把它称为“前所未有的海上怪物”。
1 F, P/ P! D& n; u k* Q
) S# v' G x h3 X- B! d4 V+ Z" T) \5 F6 ~) G: ]9 q. s" |
076型两栖攻击舰首次采用了无人机作为主要打击手段,通过无人机与舰载机相互配合,让对地、对海攻击的手段更为丰富和更具摧毁性。同时,076型两栖攻击舰将会安装轻型电磁弹射器和降落阻拦索系统,用于操作类似无人战斗航空载具的固定翼飞行器。
# @4 j: m9 x& Y3 U6 s5 p- r K4 |; I |! e$ x
% N! v( J" r y$ s
此外,076型攻击舰采用了双舰岛设计,两个舰岛各自承担不同功能,在未来的作战指挥中更加高效。
! g j, t7 M% b' M v+ C% w) t1 |3 t1 N! L3 J# {) o0 I
k0 ~ z$ Y: |7 K8 j6 i076型攻击舰的动力系统可能从之前的柴油机动力改为燃气轮机动力,为攻击舰提供更稳定的动力。更重要的一点是076攻击舰可以搭载一个两栖作战营的兵力进行登陆作战,既可以进行地面登陆,也可以进行机降和空降作战,堪比一艘小型的航空母舰。/ N: d! p. Z/ V2 @
: }( P2 W# L, Z% c# M
( z; h) Z$ h4 ~( r
( L4 k, m4 E: g; j& s
8 l5 |* y9 x$ d" @# Q7 W% [
% U& N. h8 s+ v2 Q
1 z: A8 J* @7 I5 G) g
& a5 \& X( D# K4 Y: g2 C军事专家 王云飞:
. Y6 y" {# d8 Q% Z* m076两栖攻击舰载荷量大,能装载气垫登陆艇、固定翼飞机、两栖战车、武装直升机等登陆作战所需装备,实现立体作战,从小岛争夺到大岛战役级任务都能胜任。* M O6 U/ b# g& M6 G
3 ?& {8 u" B3 x/ b* n. ~# g" I
! l9 G' u' V. `( p% s
军事专家 陈浩洋: 7 V+ n; j0 d8 V, h! U
076型攻击舰应用电磁弹射技术后,航空作战能力大幅提升,能弹射起降舰载固定翼战机,空战及各方面作战能力再上新台阶,不仅是一艘两栖战舰,更能执行制空制海任务,成为海上多面手,甚至可以真正意义上成为一艘小航母。
7 [; }0 {7 C! z+ T7 ~9 v. g0 C0 b+ P& [; V6 A
' c$ n% N+ ~% g" |6 |2 Y+ t+ c \* T. Q
( w% e( J1 A, k9 ^! [2 t
" Q1 w% a+ l8 X
7 u9 [5 n4 u7 a$ g* g# m8 {# U8 F* \: S: W" K1 N/ ]
随着076型两栖攻击舰的下水以及入列后投入使用,中国海军两栖攻击舰整体作战能力会得到极大发展,该型舰与中国航母组成的航母编队,将大幅提升我们的远海打击能力和控制能力。”+ J" N2 }( e! g+ s3 [/ E
+ W0 G7 V* B" \
9 P. k0 z f1 ~8 G/ E
美国军事网站“战区”称:“076型代表了中国海军的实力,为中国军队在更靠近大陆的各种行动中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包括对台湾或者捍卫其在南海等地的领土主张”。5 J0 T* G6 f& n( D$ q6 K
7 v G7 t' k: a
' q5 `- P& ^0 X
军事专家 王云飞: ) S$ w: V/ Y9 D8 d9 l# i5 q/ E6 N- W
076与航母协同作战,在未来夺取大岛的战役中,将构成全能作战队形。尤其在大岛背面缺乏陆地支撑时,076与075联手,形成强大的类地面作战体系,有力支撑作战行动。登陆作战部队可携带数千人,通过两栖战车或垂直登陆直升机投送,这种兵力投送能力堪称史无前例。) C% u' M- t- C' H- @
6 v& R# c0 \0 \5 G- z+ G( _! @7 A E: d, H8 @
% Q# H! b: `" ]) Q* o$ S7 P
! @0 e5 w0 z8 t' H) J; c7 |. G' ~# G( j0 Q" H
# j/ n- P( }7 \$ z$ a. G
( d" K: T' E3 q6 x/ w军事专家 曹卫东:
- k" R- G( ~; e6 b- D9 [: R. y两栖攻击舰与陆战队配合紧密,而航空母舰则主要搭载固定翼舰载机。两栖攻击舰不仅拥有大量直升机用于兵力装备运输,还设有坞舱,能输送两栖坦克、气垫船等。接近岸边时,它可直接对岛屿或陆地发起攻击,执行登岛登陆作战任务。两者在执行任务中各有优势,不可相互取代。
; |. S# k6 P: E+ O1 g/ g4 L
& p. m/ q6 b0 W4 v1 O* A [$ c2 g& I T2 h+ Q
从两款新型第六代原型机,到“神雕”反隐形无人机,再到东海岸边的076型两栖攻击舰,2024年年底,中国军工大杀器像下饺子一般的密集亮相,的确让人为之一振。3 X: A* k( a2 ~/ i
+ i$ F3 S# N' v7 L, K2 n+ _5 _
1 F0 a8 ^' R# D: g( @7 L3 @中国尖端军事装备的接连亮相,显示了中国海空军装备继续向世界顶级水平的坚实迈进,不仅在先进的军工技术上建立起了中国标准,也让我们对未来空战与海上作战的样态和能力有了更多遐想与思考。这些新型装备很可能会重新定义正在发生变化的亚太地区的海洋和天空,中国对世界局势发言的底气也在发生着变化,并且对未来的战争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4 V b" B B, e" r) m5 E
! X, _* Q! [2 k; @2 u' n/ Z* m/ P2 w$ o' `- I
1 t, Q" [( f' d. [- e
- X- ^' a, K1 x1 {0 @! G# u. p ]6 m3 j! r
9 K7 \ f8 }6 d7 K# n2 S* p; {: J1 ?& k% [* f* d6 A
9 A+ L: Q; B1 B1 h
* r# P, h0 Z" J# t' }
% P; K: C) _ u1 r1 k( Z, L1 |
! U7 A# j! z9 g5 R9 y; A; r4 R
/ Y8 h- L" s6 I: c2 z* B- D' ^制片人:王瑞
+ r1 r; t9 q& Y$ d编导:易晏
3 L' p. T- \' a! G: p+ k( D编辑:王津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