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枫叶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0|回复: 0

[温村新闻] 在餐桌,苏格拉底和孔夫子相遇|岛屿周记 EP0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2 10: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克里特岛的一天从美味的早餐开始。飞行嘉宾刘亮程不仅是散文大家,也是《我在岛屿读书 3》里将中国味道带去希腊的人。“人最可靠的记忆不是视觉记忆,也不是听觉记忆,而是味觉记忆。”刘亮程说,“气味在文学中相当于气质,你可能心在远方,胃永远在故乡。”
3 r5 I, X6 t- M5 a1 }; X- i食物与文学,日常生活与心灵生活,从来都密不可分。白居易写“炮笋烹鱼饱飨后,拥袍枕臂醉眠时”,杜甫写“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苏轼一生饕餮,更是将食物的滋味嵌入到了千古文章之中:“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 n8 |, a  I4 w口腹之欲既为欲,便是人与世界的一部分。《我在岛屿读书 3》第9期,嘉宾们去了当地希腊人家里做客,并在饭桌上聊了聊味蕾与人生的故事。
: B, X, U& l) Q( Q: a
0 f8 V" g1 R7 o( N 在餐桌,苏格拉底和孔夫子相遇|岛屿周记 EP09-1.jpg . K% \! ]7 n) _) j4 r! {

& G# ~/ {1 v9 L
01“一日三餐是人类故事的基本体温“
4 k( o2 e" n; G4 V8 ]
厨房的锅里,水烧开了,发出咕咕的声响。刘亮程将两包细面条放进沸水,又将少许盐和醋放进配菜中。面条煮好了,像细长的磁玉,用筷子拨到大瓷碗里,浇上当地的土豆,就是一碗清亮可口的早餐面。端到露台,苏童、西川、叶子已经翘首以待。
2 k/ d6 z# {" ?5 N% H
7 I3 k% K+ I, n8 Q" o: c; x" F- B9 r5 w 在餐桌,苏格拉底和孔夫子相遇|岛屿周记 EP09-2.jpg
  c) K% R# m  N: U) Q
" ?( ^! T  U" a" L2 ~2 O5 j“我没吃早餐,就等着你这碗面!”苏童说。, J' Y0 D) V. G. p# Q
“你不要抱希望。”刘亮程提前打预防针,“这个面叫甘肃清汤寡水土豆面,一个中国甘肃人做的,什么都没放,就是土豆和面的味道。这两天大家在希腊什么味道都吃了,最后吃一碗没有味道的面。”/ ?; O1 Z* D$ J' n7 g
“一副回家的样子。” 西川接过碗,一边喝汤一边说,“我已经吃出土豆的味道了。”. K+ |; x+ l: d
素面的食材都来自于土地,吃过了各种调料,再回到庄稼、植物,就是最朴素的气息。
9 z: l( ^. c7 F( L7 }1 `“好吃没有标准,味蕾的记忆又跟其他记忆联系在一起。”苏童在苏州出生、长大,以前常有人用质疑的口吻问他:“你们苏州有面?”以前不敢争辩,江南“鱼米之乡”从未被称为“鱼面之乡”,结果这些年有了网络,苏州的面竟也已经成了大网红。& `3 F4 L8 h0 m9 p+ O' d
这时余华和程永新姗姗来迟,余华懊恼地说“你们不早点和我们说”,程永新则借机问苏童:“这个面你喜欢吃吗?”转头又向刘亮程解释,“你不知道苏州人眼里,其他的面都不是面,那只是面粉做的长条子。”众人哈哈大笑。
/ f  H; W1 N: G, M8 x7 e( Y& ?) Z食物是社会变迁的折射,也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叶子想起了美籍韩裔作家李敏金的历史小说《柏青哥》。故事描绘了 20 世纪上半叶一个在日朝鲜家庭在异乡的困境,2017 年甫一出版,就入围了各大图书榜单。里面有个细节,离开釜山前往大阪前,女主角的未婚夫领着她去了一家乌冬面店,女孩用一碗冒着热气的乌冬面迎向了新生活,而她的母亲在女儿即将背井离乡时,则排除万难给她买到了一点点珍贵的大米。叶子说:“预习一种新的味蕾就是在预演一种新的身份、新的经验,而母亲又用最返璞归真的味道在和女儿告别。”
; F& N8 i2 r" [  [# f
02“市集是最好的窗口”

1 \1 t) [  g0 ^) R, k" O2 \吃完早饭,叶子宣布了这一天的行程。希腊资深媒体人米哈里邀请嘉宾们前往橄榄庄园共进晚餐,不过他有一个要求,嘉宾们必须自己去市集购买几样重要食材:橄榄、仙人掌果和花草茶。于是嘉宾们兵分两路,开启了哈尼亚菜市场的“探险之旅”。
8 B& r' l9 v$ p' R+ W8 f' @: f旅行博主房琪已经在目的地等余华和苏童,他们在水果摊上买了一些李子、桃子,装在镂空的针织购物袋里,而另一边,刘亮程、西川、叶子、程永新也开始了采购之旅。“买土豆要买这种奇形怪状的。”刘亮程颇有心得地挑了几个土豆,又在移动小贩那里找到了仙人掌果。
1 R5 j% [2 S( h& ^. `7 y2 f0 l蜂蜜、葡萄、肉串,余华边走边吃,形容自己都有点贪婪了。“看到什么都想要。”余华说平时买菜,他的判断依据是颜色,绿色是首选,其次是红色、白色、紫色,“反正不同颜色的都买一点,然后是不同形状的”。当地人非常热情,烤肉店老板执意不收钱,说是“礼物”,坐在海边咖啡馆休息,服务员也会主动过来聊天。1 Q; r: s) M2 H5 [% O0 y
" h5 ^( q9 d0 L* E- p* u' W
在餐桌,苏格拉底和孔夫子相遇|岛屿周记 EP09-3.jpg
" I# w- P3 V/ ~$ J+ N6 S8 \- H0 e5 D7 T" p+ Z. N
“我还真的想看看希腊的真实百姓生活,市集就是最好的窗口。”苏童说,因为好奇与好奇,所以人们之间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友谊和善意,坐在海边的阴凉处吹风,看着小船在阳光和海水里游荡,苏童感到平静又幸福。“感觉海风里都充满了《荷马史诗》的声音。”9 u& K# `, @2 E/ H9 j$ K+ B
在苏童看来,日常是文学表达非常重要也非常擅长的领域。在文学中,很多作家都描述过那种烟火气,《长恨歌》开头几千字描述的都是上海弄堂的早晨,家庭主妇怎么出门买菜、煤炉怎么烧,乔伊斯的《都柏林人》,阿拉比到集市上,集市正好关灯,他看到唯一开着的摊铺是他不感兴趣的工艺品。“这种体温摸上去是非常舒服的,回头一看,又是有诗意的。诗意有时就在一个鱼头上,一只猪头上。”苏童说。
  q* ]1 k# h' D  O# h' {食物承载记忆,也承载了很多作家的想象。波兰作家布鲁诺·舒尔茨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叫《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跑》。他写父亲变成螃蟹以后,家里人把他煮熟了,可是谁也动不了刀叉,最后把他放在一个盘子里,放到了壁炉上,有一天早上起来,他们发现父亲已经逃走了。“只有一条腿躺在盘子的边缘,被遗弃在变冷的番茄酱汁里,还有一团他在逃亡中压烂的肉冻。虽然被煮熟了,在半路上丢了一条腿,父亲还是拖着最后一点力气迈向下一段无家可归的流浪。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他。”余华说,这条腿就是文学中的烟火气。% H- H3 h) W  m' a' B% \/ u% q
03“放点老干妈 希腊菜就会变成中国菜“
4 e* O! P; u% y3 K
嘉宾们终于启程,前往米哈里的橄榄庄园。米哈里做过媒体,也演过电影,二十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后便频繁地往来于两国之间,他参加过很多美食节目,也将参与拍摄纪录片《当苏格拉底遇到孔子》。
# |8 d2 q& ]' d2 M8 `叶子跟米哈里进了厨房,其他嘉宾则去了庄园散步。克里特岛气候干燥,灌溉都靠地下水,因此果树的根茎都扎得很深。“环境跟我们那边一样,所以这种树一看就知道多少年,就像你一看我,就(知道我)六七十岁了。”刘亮程说。1 E% U* M: F  J9 V7 D4 b

  [* m" D6 r+ Y" N( E  T# X- \2 V 在餐桌,苏格拉底和孔夫子相遇|岛屿周记 EP09-4.jpg
) y) s% Y3 i& s& s% S3 b6 d+ O+ j/ f8 I) l, E
闲逛一圈,饭菜上桌了。猪肉、洋葱、青椒、鸡蛋,常见食材里,香料放得自由自在,牛至叶、罗勒、迷迭香,每一个都有好听的名字。太阳渐渐收起锋芒,天色由浓转淡,起伏的山川与果园连成一片,一只小猫跳到了刘亮程身边的椅子上,他给它喂了一条小鱼。
6 Q; B3 R/ V* {; ~* H* s% G刘亮程现在也在一个类似的园子里生活,种了四十多棵苹果树、三十多棵杏树,苹果开花的时候站到每棵树下闻花香,会发现不同的香气结不同的果。“我想在苹果成熟的时候,一棵树一棵树地吃,因为每棵树的苹果味道不一样,但是十年下来,我都没有尝遍。”他没有精力清理全部的灰尘、落叶、苍蝇、蜘蛛,所以习惯了和它们一起生活。“我在乡村熟知了土地,熟知了天空,熟知了白天黑夜,当我走到任何地方,只要看到日出,都是家乡的太阳在升起,只要听到虫鸣,就是我家乡的虫子在叫。”
9 ?* O) n8 d& j" A" ]0 l作家需要栖身之所。有人隐居在永远的家乡,也有人将异乡当成了故乡。二月底,余华搬到了三亚,中间偶有离开,但大多数时候都在这个南方岛屿过着一种无所事事的生活。“我可以不读书,可以不写作,就是一种放松。”余华感慨,在北京的紧张感并非工作带来的,而是生活带来的,“所以有时候人是想离开一下的”。
6 h# D' Z9 c! c3 p; c# b1 {. ^( f3 S; v0 u
在餐桌,苏格拉底和孔夫子相遇|岛屿周记 EP09-5.jpg . A. h3 Z! M9 Q( G% O
7 [  q2 k0 W- F9 A1 O
夜灯亮起,米哈里亲自端上了最后一道菜,希腊传统的通心粉。他坐下与嘉宾一起吃,叶子问他最喜欢的中国香料是什么,米哈里说是老干妈。他的冰箱里常年备着两瓶老干妈,任何食物放点老干妈,希腊菜就会变成中国菜。所有人哈哈大笑。或许在餐桌上,这就是苏格拉底和孔夫子最真实也最有效的哲学交流吧。
+ F4 s- b. {$ b+ C! Q. C3 A) y' }6 m& l0 @

" G% Z- @. h6 _' n+ j8 ^9 v: A9 p: t5 z
在餐桌,苏格拉底和孔夫子相遇|岛屿周记 EP09-6.jpg . M1 r( M: G' {- k) l( }( y& t# _, b" c

: S1 G5 q6 S0 M, l# u/ G3 H《我在岛屿读书3》第九期书单
2 }/ ]% U2 G4 C9 e* v2 x
3 m' p3 o  F8 x& r2 t1 t2 g1 ^* M# n3 s# m' V

  H1 t" R4 U" a# _# I
2 D6 _$ a2 q7 `
《我在岛屿读书3》第十期现已上线
: M( w) O, x( T# P& a
锁定每周四中午12:00

6 |& C5 s3 L; U
在今日头条上搜索“我在岛屿读书”即可观看~
【郑重声明】活在枫叶国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枫叶国

GMT-5, 2025-8-16 11:31 , Processed in 0.018194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www.canada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