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6日,中国航空工业成飞新一代作战平台首飞成功后,网络上这几天开始活泛起来了。就比如这个新一代作战平台,大家都在猜测,有说这个平台使用的动力系统,是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配合一台冲压发动机/变循环发动机,甚至还有说是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当然,由于笼罩在新一代作战平台身上的迷雾实在太多,大家各抒己见,猜测一下倒也没啥大不了的。
- Z6 r! C) E6 M3 A4 v3 Z/ s( k, ~! f3 R
' r- e# E, u c/ E0 t! l+ f- R, H7 ?
! l. u# T8 M" |# P; I
+ z1 U8 f$ z4 R1 l+ s3 r没想到,其后网络舆论开始纷纷放飞自我了,这几天大伊万在不止一个网络媒体平台上看到,说我们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正在进行测试,传说中实施测试的视频简直五花八门;还有人亮出了一张不知道什么时候拍摄的照片,照片中显示出天空中有飞行器进行锐角转弯的航迹,然后就说这是咱们的新一代作战平台在进行测试,这机动性相比较飞碟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昨天网络上又传出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有一架未知型号的飞行器飞行,关于这架飞行器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是新一代战略打击平台的,有说是第三款新型作战平台的,还有说是空天轰炸机的。
/ x8 V0 q& M* W- Q; T& Y
% J) z& r/ p# u! U8 L
/ r% R' k& \# q5 Q
$ A9 h1 V) ~* x6 F+ p
总的来讲,给大伊万的感觉,就这新一代作战平台出来之后,再加上这几天又是076下水,又是新一代战略预警平台现身,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膨胀了。. F6 E1 M' ?9 P5 _
新飞机的发动机 $ j4 {" N4 V" a; C. g
既然膨胀了,那就给大家泼点冷水好了,首先是这个新一代作战平台装机发动机,以现有的技术验证机/原型机装机发动机来看,基本不可能采用的是新一代、新原理航空发动机。
) a# N" l# [7 N. n$ S6 @
b6 C8 W, {. t: M2 W
3 b. C% U v2 B6 U/ {0 `
" D s* y5 m& c8 ?2 x1 T/ h我们都知道,一架飞机的技术验证机/早期原型机,在配装的航空发动机上要尽可能地谨慎保守,这样一方面提高飞机的可靠性,不至于在试飞过程中因为发动机出现飞行安全问题;另一方面降低试飞的验证难度,尽快将飞机的部分性能比如航电系统性能,低可探测性能等等验证完毕。比如美国空军最早的ATF项目,出来的那架YF-22战斗机技术验证机,使用的就是第三代战斗机的F-100发动机,中国空军的718验证机,我们都知道,使用的也是AL-31FN型发动机,因此,就不要指望什么新一代作战平台在技术验证机/原型机上装备新一代航空发动机了,也许对它来说,FWS-10C发动机才是目前最佳的装机选择吧。2 |% r# t/ ~* ^$ l6 g* a
) z* j) _5 B: n) m" B' o+ q+ T
! [+ g+ a4 ^! f8 |' i2 @
6 S1 X! a+ M+ W1 Z$ ^" @. R而即使是在未来装备部队的情况下,大伊万认为,新一代作战平台,似乎也没有必要在一架飞机上,集成两种不同的发动机。毕竟,如果使用两套动力系统,其中一套动力系统在低空完全没法用、效率太低、只适合高空超高空超音速巡航的话,那么必然意味着这台发动机在低空就是死重,可能连启动都无法启动,带着三台发动机,但在低空只能使用两台,可以想见这飞机在飞行包线的左侧,机动性会差成啥样,虽然说新一代作战平台的优势区间主要在包线右侧,但不可能完全放弃包线左侧的机动% _' [1 G1 }; [ y- h# u
) v5 o# D3 Z& d# l0 ]; ~% F
" d$ T- o. Y% H2 Y/ V
0 @: h6 C2 W4 ]4 W# ~2 b! t
因此,大伊万的观点,长远来看,在变循环发动机暂时搞不定、无法工程实用化的情况下,新一代作战平台使用的发动机,宁可用三台第四代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改进型,比如进一步增推、降低耗油率、提升可靠性的改进型,也没有必要剑走偏锋搞什么俩涡扇带一个涡喷的奇技淫巧。
. X4 {3 D# p4 L( J脉冲爆震发动机 ; G6 A8 g$ o9 H6 V2 x
既然说到航空发动机了,那咱们就来说说最近传的热火朝天的脉冲爆震发动机。脉冲爆震发动机和变循环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一样,都是新原理发动机中的一种,但是和以上这些发动机也一样,目前都处于技术验证阶段。所谓的技术验证是什么,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就航空发动机研发中的新理论,新技术等等,进行相关的技术探索,研发缩比模型进行试验试飞等。一言以蔽之,主要是为了验证研发理论,进行技术探索,也为正样研制积累经验。- b6 ]6 D# h8 b5 V+ u
4 m: c4 e; ^. t5 E6 u
, Q8 G9 u" w! C4 _
3 D' r2 T8 u+ B( t8 I5 @目前,无论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还是欧洲,几个航空大国在新原理发动机的研制上,都还处于技术验证阶段,大家各有各的思路。比如美国主打的是变循环发动机,只不过通用电气的XA100变循环发动机技术验证机虽然已经结题,但依然无法让美军感到满意,原定于2030年左右装机的目标已经无法达成;俄罗斯似乎主打的是超燃冲压发动机,但是是否在3M22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上运用了,目前还不清楚,更不用说将超燃冲压发动机大型化,用在战术飞机上了;而欧洲国家,目前在新原理发动机的研制上进展到了哪一步完全不清楚。 r; u/ U3 m& R/ }6 r8 p$ M4 Q
$ j& \$ _) z6 ], ~+ L
- y3 y0 S0 o8 E8 t. @/ i
+ Q$ g9 H% d$ c5 {0 v
至于中国?咱们前段时间刚刚试飞过旋转爆震发动机,这同样是新原理发动机的一种,但问题在于,我们此次试飞的旋转爆震发动机,从试验参数来看,在20千米的高空只飞行了十多分钟。而官方对此事的报道是,此次旋转爆震发动机的试飞,证明了我国具备了脉冲爆震发动机的自主研发和工程实现能力。也就是说,目前这台旋转爆震发动机,暂时还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确保研发路径能跑的通,确保真的能把这台发动机给做出来。
: y0 C( K7 \. i5 @) m8 Z# k7 | f9 ?
; {8 Z* u6 y. n" w3 c
) L6 v' U0 z; I, t- B% W- [但是,从工程实现到工程运用,也就是从能做出来,到能装在导弹上,装在战斗机上,中间差的距离大了去了,我们现在做到的,基本也就是XA100发动机比较早期的研发阶段,仅此而已了。
" g; j7 Q( d! A& e2 ^2 X( ]" Z @2 x! m" P% B, C# `% K
3 B ^" ]) O: o4 I9 F7 i4 n- i8 h$ {7 z' o
因此,我们的旋转爆震发动机,目前就不可能用在新一代作战平台的研发上,它还需要经过漫长的技术验证过程,才能进入正式立项,进入正式立项,才能展开工程研发,工程研发才能转入工程运用。咱觉得,就算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新一代旋转爆震发动机能在10年之内在战术导弹上运用,已经超乎想象了,能用在新一代作战平台之后的下一代作战平台上,才是比较合理的估计。; Q+ M p/ b/ g |0 r! t3 B
/ N8 t$ |! ~$ u+ B2 j: Y+ Z
N! c3 |" I) @6 q1 f
# D; r: j9 b: A$ {. I实际上,目前网络上出现的,所谓新一代脉冲爆震发动机的试验视频,绝大多数都是驴头不对马嘴的视频,甚至还有将战斗机投放红外干扰弹的视频当成所谓脉冲爆震发动机试验视频的,这倒是有点脉冲这个意思,但问题是,它确实不是脉冲爆震发动机啊、所以,在脉冲爆震发动机上,咱们还是维持谨慎乐观,先围观比较好。 ]$ N/ O, }+ f1 y0 h7 L; Y
未来的期待
+ i5 w7 v$ Y: f7 p至于所谓的新一代战略打击平台试飞的视频,还有最近冒出来的诸多无人作战平台试飞的视频,大伊万的观点,有些视频,比如这个所谓的战略打击平台,显而易见是AI做出来的,或者干脆就是手机电子变焦放大之后、某些飞机发生了变形、看起来像是一架新飞机。8 y8 f! ]! R5 W6 ~
, k s% V- q( e8 w9 ?
* w" F6 V. X) ]' D1 i
4 W [0 |$ \- o8 I' ^% a5 U, V而这些无人作战平台,也可谓是真真假假,泥沙俱下,有些平台可能研发的成熟度并没有那么高,或者研发出来但是实际运用的没有那么神,都被放在了网络上,然后大家就不管不顾,把在研等同于装备,装备等同于批产,批产等同于形成战斗力,这样一通逻辑滑坡下去,咱们空军的新一代作战体系马上都快要建成了不是。所以,在大家都情绪激昂的情况下,大伊万反而要出来给大家泼个冷水,我们的新一代作战系统搭建,现在才刚刚起步,也许形成战斗力,要等到2030年代。但是既然我们已经选择出发,那么就一定会到达,正如教员说的那样,我们的目标,一定会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
$ f/ h% f' q' n. G7 t0 x; N, y# S( F8 b1 j' \( G3 y
5 b: a; f3 w; P/ {) h+ J2 a; P; ]( X3 L( b/ a
最后,2024年即将结束,在2024年,我们目睹了歼-15T,歼-35A战斗机的先后亮相,看到了空军空天防御部队红旗-19反导拦截弹的出现,还在年底有幸见到了中国空军新一代作战体系中,几个关键机型的集中展示,对于这一代中国军迷来说,我们是无比幸运的。可以陪着中国空军一直向上,一往无前,在新的一年中,希望中国空军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希望中国空军能有更多的型号,更先进的机型出现在我们大家的眼前,希望一些现有机型的技术改进型,可以在重大场合集中展示。2025年,中国空军,依然值得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