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枫叶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8|回复: 0

[温村新闻] 新华全媒头条|农业科技兴 乡村生活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超级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7394
发表于 2025-1-3 12: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题:农业科技兴 乡村生活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e; _- r' i* R. T9 P' E$ K

$ p% u( T6 q; y$ u4 j新华社记者) e5 `4 ?0 a* V( ^
, {$ e# S* f% y
良种良机齐发力助推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小小芝麻成为富民大产业;传统村庄焕发新活力……
* X& `. g2 g: `, H/ A4 b8 N
8 R$ i5 Q/ X5 G9 y5 B' j- P连月来,新华社记者兵分多路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深入湖南、浙江、河南等地采访,走进田间地头、科研院所、企业工厂……记录美丽乡村的新变化,感受广袤田野孕育的希望与生机。
/ _, e! i0 t" ^! g* ^3 O! c  e8 ^
插上科技“翅膀”,保障粮食安全
! t6 v* C. H0 c* L% `& N3 g! s& e% z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 p- m. k" e9 k

- U! s5 o) k+ Y. u; _  F数据显示,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其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
& A4 h6 \* |! i* S
; B( E) W) r. X小雪节气后几天,走进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记者看到,几名研究人员正采用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研制水稻新品种。相比传统育种技术,分子育种可以精准改良种子性状,大幅提升育种效率。
. o+ R8 I2 F, J2 ?2 r$ x/ ]. y( j2 L$ E7 I- J# E
“我们正积极应用新技术手段,聚焦高产、扩面、提质的目标,培育重要水稻品种。”岳麓山实验室前沿技术研究部团队首席项目负责人赵炳然说,团队已在杂交水稻高产攻关、耐盐碱水稻研制等领域取得突破。) M0 R7 `3 R8 x$ E9 T$ h  I" u
9 e- X5 \* P* }& o5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湖南正努力打造种业创新高地,推动种质资源研发,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湖南杂交水稻育种与应用技术稳居国际领先地位,杂交水稻实现连续五轮高产跃升,单季亩产突破1200公斤。耐盐碱水稻重大新品种创每亩573.8公斤高产纪录。, F1 f. n+ @9 j$ @. c. h1 Y4 y
" g! |# f9 R6 |, f" y
“起步、前进……”随着工作人员的口令和指挥,一台由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研制的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展示起停、转弯、掉头等功能。这台机器功能多样,能够实现除草、施肥和旋耕等,能应用于设施农业和果园。
% B8 W6 N& K; w& A
! n3 w" P! u% F2 h0 s9 \. ~0 k结合湖南地形特点,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设有农业装备、智能控制、农机农艺融合等研究室,满足本地农业多样化的作业需求。1 y4 `( s2 A! x9 z0 e" f7 U
+ d) R! a4 _" [# I- x( L  }( C
在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的农田里,农机手正操作小型旋耕机作业。“本地企业研发的小农机,‘巴掌田’‘深泥田’里都能灵活作业,大大提高了种粮效率。”种粮大户贺俊青说。+ o% I4 K' Q6 |* W# F9 I$ ]4 E* ]
. y$ z% M; b: n, v9 r: y
数据显示,2023年湖南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5%,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达83.46%。
) U; T- y7 {. Y! r' U) v2 r' L
; M6 m- i% B, T$ N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湖南正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持续打造种业创新和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创新高地,加速推动湖南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o$ u+ G& ~/ Z5 d; n
+ ^' e9 r8 b4 d9 v" R
在浙江,插上数字化智慧“翅膀”的现代农业正释放蓬勃产能。
) _% U# |* v4 F$ A) W  R& @3 P, w
+ W) G! w. i* j5 B* V9 \走进浙江舟山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的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的蔬果层层叠叠,铺展开来,散发出诱人光泽。' @! s7 C! v& y& J
9 A1 B9 W8 D/ O6 [" C
高质量的蔬菜种植,离不开高质量的蔬菜育苗。位于园区内的岱山县自动化蔬菜育苗工厂,拥有世界先进的播种育苗流水线及自动化管控系统。
  {8 H' r+ y2 w% X* j5 n/ Y1 l1 k: r  d1 ?; a
“从材料准备、播种催芽,到苗床码垛、施肥炼苗,一系列由智能化管控系统生产管理的系统工序,每年可至少繁育蔬菜瓜果种苗2000万株,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户对优质种苗的需求。”育苗工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 @4 a! z9 b0 f+ Y3 i9 h
/ \" f5 A/ o( {* X& A1 E+ Z3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k2 A0 z2 U- A

# C6 \4 \* E$ j8 q; W5 _+ d近日,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一场芝麻焦馍大赛吸引了30多家当地企业参赛,选手们都拿出看家本领,将30多种溜溜圆、嘎嘣脆的芝麻焦馍呈现在评委面前。
' `) w6 a" e: c' S4 r) ~/ [8 ]
. }9 J1 x  u5 @芝麻焦馍是周口当地的特色小吃,主要原料是面粉和芝麻,口感香脆,保存时间长,深受当地群众喜欢。, D% l) m. k; y: ~) |5 a
# L, X( f( [9 v
好吃的焦馍离不开优质的芝麻,项城市素有“白芝麻之乡”的美誉。2018年,项城白芝麻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以上,成为当地富民特色产业。
% J6 a. ~9 ^; k- m; b
6 m8 y) u, f$ \8 Z当地在做大芝麻种植规模的同时,也在不断延伸芝麻产业链条。
8 a& ]' A4 z& [
  c- c+ `9 T) j- R" T, I周口市老磨坊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生产芝麻香油和芝麻酱的龙头企业,该企业每年要从农民手里收购2万吨芝麻。/ L) {* P9 ]- A$ h  i

- B" j0 V' d1 w* _# s“河南周口、驻马店这一带是优质芝麻的主产区,以此为依托,我们把芝麻香油和芝麻酱销售到全国各地。”该公司总经理李永生说。
+ T+ r1 C1 L* y  T
! x3 c8 j. M. h/ B4 y! Z& v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栾晓刚告诉记者,芝麻全身都是宝,除了做成芝麻香油、芝麻酱、芝麻球、芝麻焦馍等产品外,芝麻叶也开发出了很多品种,如芝麻叶面条、椒盐芝麻叶、芝麻叶香菇酱等,此外,芝麻杆加工后还能做饲料和聚合板材。“芝麻的产业链越长,农民的收入就越高。”$ @) R% I, j4 m" H( r

: l  w- d$ K6 J% i) R" i( I! F“十四五”以来,河南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以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因地制宜支持花生、芝麻、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作物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不仅为全国“菜篮子”产品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而且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6 d% S2 n" J( a7 ]7 Y  l* |0 G
! Z* J% A7 H! Q* M2 \6 x( U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河南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持续强龙头、促创新、延链条、树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在做大做强“食字号”“原字号”的同时,做优做特“健字号”“药字号”,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努力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富民惠民相统一。; M/ S8 _3 V$ a$ l6 k: D
; q/ y; d5 ]" Y2 o  ~5 F3 `% B
在湖南,多个农业县因地制宜,推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8 z  E5 d2 U. z3 |' V, I0 g/ M3 z, V
2024年石门县柑橘鲜果销售收入预计突破12亿元,汉寿县生态化养殖的甲鱼可以卖到七八十元一斤,“楠竹之乡”桃江县竹子的“潜能”被深度挖掘……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三湘大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0 }4 B. P/ Y3 e/ q, A3 ]" t
( \. p: a  N) E) d* C! W) u
建设和美乡村,打造幸福生活
2 m/ h- a8 L1 ~7 V" h5 K4 P& K' @0 \7 D/ ]
沿山路迤逦而上,记者来到浙江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水碓坑村,只见竹林环抱,小溪潺潺,房屋古朴,一派静谧祥和的传统乡村景象。
7 v  A  L' N& j% X( g% X% b' j6 U& t1 c1 v/ H& g& C6 d
水碓坑村党支部书记潘建锋介绍,村内保存着古民居建筑20多幢,还保留着手工造纸用的水碓、纸槽、腌塘等珍贵文化景观。  k) \1 P+ O7 Y/ \' h7 \" C* T& v
6 @. E8 s) E3 V, U( Q- H
前些年,村里年久的老屋有的坍塌、有的损坏,村庄缺乏发展空间、面临凋敝。如何转变发展思路?村里决定保护利用好村里的古宅,修旧如旧,让老宅重新焕发光彩。村干部们带头,整理修复自家倒塌的房屋,打造成“废墟画廊”,古法造纸作坊群、古民居直播基地等新业态也不断出现。
2 l. A. ?1 G1 ]- d6 `
5 @5 w+ E4 F2 i) X5 Z' b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水碓坑村通过挖掘红色文化、纸山文化和村落保护性开发,将村里的古民居有效地利用起来,原本几近荒废的村落重现生机,开辟成了瓯海纸文化科普和旅游的新线路。
5 q3 W8 r, F! c( e( J) X, c2 S; ~0 n$ m9 R# q  _0 A
“水碓坑村如今成了各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解决了不少村民就业。”潘建锋说。3 a0 ^* |4 K* r" z* {; p5 I

" q# [% _" z) T城乡同质饮水率先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多年来,浙江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补齐乡村短板的发展工程、惠及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缩小“三大差距”,加快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浙江进一步打开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的通道,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b( M* d; `0 q/ x  r
! Z+ k3 l: A% Y6 J) V) t2 S+ W
浙江的实践探索,是我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缩影。; k* }( `, F2 u0 h9 z
' q3 m5 Z* h3 }4 a0 o5 X( w& w' J
目前,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过45%,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f, |' t2 r+ S8 P
. g" K; H; W7 d( H; l" `" x
通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通5G的行政村占比超过90%,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 k& N% X: d
9 i3 h8 }" T" ?+ h5 }8 @2 ]
放眼广袤乡村大地,越来越多的村庄正变得更红火、更美丽、更宜居,农民群众有了更加幸福的家园。+ o! p2 y+ S# r2 r- J

0 S! v8 C  Y! c; w: B$ g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是奋斗的身影。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久久为功、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一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正徐徐展开。(完)
【郑重声明】活在枫叶国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枫叶国

GMT-5, 2025-8-22 19:30 , Processed in 0.02038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www.canada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