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是很多人生活的半径,晴朗的一天,《我在岛屿读书 3》的嘉宾们来到哈尼亚的镇中心,乘船出海、喝咖啡、闲逛,晚上还参加了一场当地人的派对。没有特别要做的事,就像他们平日散居各地的日常,吹风、看云,谈论天空与海洋、读书与写作、虚构与真实。
2 S: z, x( y u2 S& p9 C K: c克里特岛文学之旅接近尾声,在语言的留白处,他们又创造了一段新的记忆。
6 Y, X9 p: `2 u, s( \. {
5 p& s7 w9 y; V
/ I; G- Q* F0 \: W; `: b0 v
3 n+ x! W8 z5 J5 e: _01“特丽莎在梦中“
- g: ]/ L- h3 Y) x/ m/ @1 o嘉宾们乘船出海。在码头一现身,一个戴灰色鸭舌帽、穿蓝色上衣的男人就迎了上来:“欢迎登船。”0 f; I: w" K# [) p" x4 Z
哈尼亚的港湾停着很多游艇,多以白色船身为主,在蔚蓝色的地中海中,显得格外素雅。船只平稳地划过要塞和灯塔,白帆升起,向海天交接处驶去。3 O e0 q" C5 T. z+ E
“啊,地中海啊!”余华激动地感慨。他想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小说《瘟疫之夜》,开头就是船只穿过地中海的场景。“他用船将地理位置拉出来了,写到‘明格尔岛’的时候,他用了《荷马史诗》里的一句话,‘当粉色石头似的翡翠的岛出现的时候,就是明格尔岛’。”在克里特岛住过一段时间,余华更加感受到了这种描述的精妙,“这里的岛光秃秃的,会像翡翠一样反光。”3 U8 Z5 t, A# I* A1 w
4 M" J/ r5 A6 M; `, a3 t2 j
/ z, s# r5 A; r; t( k
7 f, K+ M0 r+ Z- F9 o余华在浙江海盐县长大,小时候常骑自行车去海边。1987 年写《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头便与海有关:“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从雅典到伊拉克利翁的船上,螺旋桨卷起了波涛和海鱼,很多觅食的海鸟一路尾随。余华观察良久,产生了一些原始的好奇:“如果没有那么多船,那海鸟吃什么?”2 F5 @* n- R& h4 }8 g
船身随波涛起伏,程永新想到的则是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女主角特丽莎说,她做梦的时候经常看到一只摇篮,从远处的水面上漂浮而来。“所以坐在船上有一点像在摇篮,那种颠簸,那种不稳定,像特丽莎在梦中的感觉。”程永新说。: t! H) i8 S8 m/ s: f
作家们由点及面,常常能从一些细微之处体会到读书与写作的乐趣。第二面船帆升起,苏童想到的倒不是名家作品,而是升帆与写作的共通之处。他将帆类比为素材细节,可能会为文章带来动力,但什么时候使用,需要看风向。“小说家要做很多这样的决定,所以升帆很像创作过程。”2 Z; ?+ V8 d7 I9 [ _, [
帆船绕着哈尼亚开了一圈,下船时,最开心的要属刘亮程。他在新疆长大,见的水不多,对海有天然的恐惧。他一直紧紧握着船舷,刚走回甲板,他就说:“我们远航归来,去找留在岸上的人。”4 M6 f: w! n( P1 S* `
% |" @: [5 K: }+ \- y, u8 j1 }+ u) e% [, A# ?1 o! [" \
02 “小处见大 是文学必须遵循的路”
/ E* {$ I) [+ S8 b( Y; a在灯塔附近的咖啡馆,远航四人找到了西川和叶子。叶子提起了昨天在咖啡馆偶遇的年轻人,对方说父亲家族在哈尼亚,所以他想回来找工作。
; q( l2 A; h5 F. f“好找吗?”刘亮程问。二十多岁时,刘亮程就住在县城。他花光七百块积蓄买了一块地皮,盖了房子,娶了媳妇。那时他在农机站工作,不忙,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坐在路边看拖拉机开来开去。没生意的时候,他就听驾驶员聊天。他们都是走过远路的人,知道天南海北的事,刘亮程坐在中间默默听,从不吭声。“多年之后想到的还是二十多岁的自己,天天坐在那个小县城的边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拖拉机,但总有一些眼神看着天上,看着远处,那就是那个年代的我自己。”& G( k4 ?5 F; a. p
县城也是很多人的成长记忆。苏童的故乡苏州严格意义上不算小城,但在他的回忆里,仍是一个小城的模板:一条街道总有一道桥、一家糖果店、一家杂货铺、一个诊所以及一家布店。店里不收钱,收票,票夹在绳子上,线一拉,蹭着钢丝就过去了。
/ H- _" r: }3 @$ V, x" }) R/ M- O
2 q6 U* X5 n. p8 K1 S" d" S
8 X; t5 o0 n: C余华的家乡海盐也在江南,提起少年时代,他印象最深的是去工厂里洗澡。下午两点是头汤水,素质高点的人拿着瓢在外面冲,像年少的余华这样调皮捣蛋的,都是打完泡沫直接往水里蹦。“晚上七八点钟去哦,水都是浑的。”听到余华的话,西川也忍不住挤兑他:“浑的都是你们弄的!”7 E; p6 A4 G: m$ n, D3 U
在苏童的印象里,浴室也是一个社交场所。他舅舅是一个“狂热的洗澡爱好者”,因此小时候母亲常托舅舅带他去洗澡。到浴室第一件事是挂衣服,师傅会用长杆子将衣服举起来,“啪”,衣服就吊到了半空中。那时没有锁柜,这是防盗的好办法。舅舅每次都能在浴室和别人聊两个小时,苏童不耐烦,总闹着走,最后总扫舅舅的兴。“现在基本都消失了,没人需要浴室了,浴室就活在我们记忆里了。”
; U7 f) P4 m' @- X* p0 W! ?
% P7 L( M7 c. Y# ]. q
3 z" T6 z O: W. o7 r
- e! O/ p0 S6 q不同的县城、小镇有不同的气质。新疆是开来开去的拖拉机和走南闯北的司机,江南是热气腾腾的浴室和蔫坏的少年,到江西,又是另外一个场景。1979 年,陈世旭写过著名短篇小说《小镇上的将军》。将军初到小镇,人们的感受非常复杂,“好奇而不轻信”,而在将军为了让一个小孩治病而不惜与镇长夫人反目成仇之后,这种复杂的情绪又逐渐转为了拥戴,最后将军去世,在小镇出丧。“人们突然觉得这棵树变成了将军:一身笔挺的军装,鲜艳夺目的帽徽领章,风纪扣扣得紧严。他拄着茶木拐棍,挺直身板,不时眨一眨有点昏花的眼睛,一声不响地注视小镇的种种变迁。”
) `9 R' `* T% D d# o小镇是文学的器皿,也是作家建构的一个楚门的世界。权力、阶层、爱、仇恨,奇幻的、隐喻的,都可以以小镇为微缩景观。 l) w& N3 A- F9 w* G4 m! C% _/ p
“太多的作家一生都在写小镇,就像我一生都在写香椿树街。”苏童说,“我们中国人喜欢说小处见大,这是文学必须遵循的路,所以必须先把它拍扁,才可能呈现一个真正的所谓的人的面貌、世界的面貌。”
( _) k' W4 s2 d6 i9 l
H" m* n* ~* h% z4 C# |4 @8 O9 k4 G% G
03 “任何在时间中存在下来的东西,都是岛屿“ : K) ?9 V4 \% V5 t* n6 [
回到住处,已是傍晚。正逢雅典娜的命名日,希腊每个叫雅典娜的人都要在这一天过节。女邻居好客,邀请嘉宾们参加派对,最后苏童、西川、叶子欣然前往,余华、程永新、刘亮程留在民宿闲聊。: e5 Q3 u. `# v9 n
" q) p# r5 D6 w+ P* ]
+ z* ?, s/ O& ^0 f) J
! i9 w, w L9 f3 L: e% g
走进院子,长桌边已经聚起了十几位家族成员,他们弹奏乐器,吟唱歌曲,虽然语言不通,但西川还是迅速融入了进去,用手拍打着桌面,就像他平时吟诵诗歌那样富有节奏。“这首歌关于什么?”他问女邻居。* }( F1 z) z+ A$ D3 N; B/ r+ ?
“这是《山麓之歌》,关于希腊人的生活态度,对我们非常重要。”% r- a2 L s$ c% A9 R( M; L* @
1 B2 W' Y9 Z2 U0 M
~) _4 V" e- |; s- ^" u. u2 b# {( j
以外来者的身份偶然进入一个家庭,西川联想到了家族这个词背后的含义。“家族这个观念意味着文化有过去,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可能是此时此刻的人,但是一个家族聚在一起的时候,一定有传说、故事、习惯,这些东西都来自于几代人之前,都可以向过去延伸。”
) e6 |( V# X( ^2 p* m而在另一边,余华、程永新、刘亮程又谈起了白天在哈尼亚的见闻。刘亮程觉得哈尼亚和喀什老城有点像,很多手艺人仍然做着古老的活计,卖首饰、卖挂件,好像和一百年前没什么区别。“他们生活的某个部分可能还是一百年前甚至一千年前的,既古老又现代。”
4 E* z5 q" M( L3 _' C这些年,很多人离开大城市,回到了县城。程永新就有一个朋友,卖掉上海的房子,回了东北老家。“很多年轻人这样做,并非为了追求舒适的生活,而是他们那根弦绷得太紧了,需要放松一下。”余华说。
- U! l3 T# L/ U" c) p! I刘亮程不再年轻,但在乌鲁木齐居住多年后,也还是回到了小地方。他在院子里养了几十只鸡,不吃鸡肉,只为了听鸡叫。每天鸡叫三遍,天就大亮了。他建议下一季《我在岛屿读书》搬到新疆去录制,虽然没有地理意义上的岛屿,但大家可以把时间当作汪洋。“任何在时间中存在下来的地方,都是岛屿,是吧?你开着越野车在茫茫沙漠中行走的时候,跟出海的感觉是一样的。”
) @ A" I: {. K) O- q& _. x2 }1 ~ C1 h7 W+ L& L

! \7 n) Q4 k/ s) }$ C$ s+ V) b- a
$ q, H9 z# k7 o; L4 x' I夜深了,派对也接近尾声。远处的灯盏在海上连缀成一排,邻居家的狗站在树下,好奇地看着载歌载舞的人们。3 W/ e% x/ K5 \0 F) B
小镇的一天结束了,没太多新鲜事,生活会日复一日地继续下去,就像在雅典娜的每一个命名日,还会有无数个雅典娜诞生。8 r+ a) J# j8 G$ t$ b! e
" L, [/ b1 ~ A2 F
; z5 C' Y/ G2 U. h9 k% M$ O) z( Z# I
$ Q& |: A. b! U5 }, m8 W" [+ _$ i
《我在岛屿读书3》第十一期书单$ s4 c+ Q P2 F4 l
" f% J Q# N2 G8 V& L8 p4 o
1 R; M# C2 u( p
# y5 W4 s2 @, Q! P% _1 D ' z# D; X e+ p6 z
《我在岛屿读书3》第十二期的收官节目现已上线
6 X/ J- C: j9 o0 n5 a% r锁定周四中午12:00
5 u9 T; e( q/ f. P! n$ P在今日头条上搜索“我在岛屿读书”即可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