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国足球的三级职业联赛,竟也重新让人看到了“亮点”。厮杀至最后一轮才决定冠军和降级球队的中超,多次创造上座纪录的中甲,多家俱乐部用更务实的态度和更职业的方式去运营……" R: x2 K4 E7 y$ H" P f
; c' @+ q! l3 T% k* V3 w当“金元足球”泡沫散去,多家俱乐部成批解散退出后,经历好几年动荡的职业联赛,总算迎来了这相对稳定的一年。此外,力度巨大的反赌扫黑,也让所有足球的参与者受到了震慑,对在球场上的“为非作歹”说不!0 D" l$ _2 D0 S4 a, x. U" G
6 O! d6 g* c+ r5 G# K( J
职业联赛是中国足球的根本。只有职业联赛好了,中国足球才能好。如今的职业联赛,正缓慢“爬出低谷”,渐渐“向好”。$ G) }, M, K0 g5 k
6 ^4 p: j# z8 N4 j% G: ~ o6 q
' N" g! L5 ^9 v5 s$ B* I# k
" f8 k0 K& k7 _& J4 y成都蓉城主场凤凰山足球公园的火爆氛围。 CFP供图* _! z" { [3 h
, k5 K5 \2 z1 D2 o+ E2024中国足球盘点①:落实政策、改进管理、严打假赌:唯“自救”才能触底反弹
1 I9 V3 r: V7 y+ z) A
% m1 u$ d$ _* G5 ? z E. V5 bhttps://wap.yzwb.net/wap/news/4196488.html3 ~6 @( i1 d2 z. D- |
% u- ]$ V3 M1 W B, c5 M
2024中国足球盘点②:低开高走的国足,柳暗花明的世界杯希望
: t; p4 k& A+ g; t
+ N/ c/ w) h4 Y+ V, o7 z+ P1 J; Hhttps://wap.yzwb.net/wap/news/4222313.html
6 a( H$ V$ J- R4 \1 V$ @- U9 D; R! A
刺激的争冠保级战,让人回味无穷
2 W6 H, l' ~$ R: z4 _; |& R+ |; V* [/ }3 z! Q# L& X. \
本赛季,从竞技层面来看,中超的争冠和保级,是近几年来最刺激的。悬念一直保持到了最后一轮,而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的争冠格局,更是随着联赛的进程不停“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上海申花队在新任主帅斯卢茨基的率领下,彻底“改头换面”,依靠着本土年轻球员的强势崛起,加上几位性价比不错的外援,强势挑战上海海港的霸主地位;而上海海港队在主力架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也依靠着新帅穆斯卡特的调教,用激进好看的打法一改前任的保守踢法,最终在最后一轮以5:0的比分大胜天津津门虎,以78分力压申花的77分夺冠。. y5 P% o, [! e$ ~9 _ @5 I
$ f4 y% r% Y+ B# T. t9 [
保级方面,在最后一轮之前,除了南通支云队积22分提前降级之外,从积分排在倒数第二的深圳新鹏城队往上算起,积26分到29分的球队都有降级危险。最后一轮,在涉及保级的三场比赛中,深圳新鹏城队2:1逆转击败提前降级的南通支云队,青岛海牛队1:0击败沧州雄狮队,深圳、青岛、沧州三队同积29分;而梅州客家队客场1:2输给山东泰山,未能把握住“赢球就保级”的利好,积27分的他们,惨遭降级。
4 o* D$ X+ b: U! G' \4 G) ^: O+ R9 T1 F
中甲球队,频频以高上座“上头条”# D; a) f ~ v4 M6 z& s: s& y! r* b
% n' g- \3 U8 M+ M+ U- {2024年是联赛正常恢复全面主客场制的第二年,在球市方面,不少俱乐部都拥有比较稳定的票房号召力。中超联赛全年的现场观众总数超过了466万人,场均观赛人数接近2万人,北京国安和山东泰山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那场比赛,一共涌入了54189名观众,是本赛季的中超之最。俱乐部上座方面,北京国安场均上座人数4.6万人排名第一,成都蓉城场均3.9万人排名第二,上海申花场均3万人排在第三。工体、凤凰山和八万人,这三座“专业足球场”的上座是最高的。
% r4 i' v* p" y+ r
7 l& ^, A' P; o2 ?中超上座率虽然整体来说不错,但“风头”却被中甲联赛给抢去了。因为在中甲,寄托了“足球城”大连球迷新希望的大连英博队,在全新的大连梭鱼湾专业足球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上座纪录。本赛季,大连英博场均主场人数为4.4万人,几乎每一次大连英博的主场比赛,都在刷新着中甲联赛的上座纪录。而事关大连英博冲超成功的最后一个主场,涌入了60951人,更是创造了本赛季中国职业联赛的上座人数纪录,高过了中超最高上座,在整个中国职业联赛历史上,排在了第二位,仅次于江苏舜天队在2012年创造的65769人。
8 Z/ t& ~& Z) b% A. j, I
6 f8 P; J+ j3 G, n中超中甲多地球市火爆,说明一支职业球队只要运营得当,完全可以成为当地的“城市名片”。
3 ]% v" _- W8 q( B% q& w/ l
* ^, Y" w( g. ]% B彻底挤掉泡沫,球员身价止跌回升
% m' _) Y- c8 [) l* c7 T9 Y& |/ h% V( X: l' x$ B
在“金元足球”时期,中超球员的身价,几乎已经不能用“夸张”二字来形容了,简直就是“疯狂”。2016年2月19日,富力23岁中卫金洋洋加盟河北华夏,转会费8000万人民币,成为首位转会费破1000万欧的本土球员(德转记载的数据为1083万欧),也是当年国内联赛冬窗的本土“标王”;随后华夏签下赵明剑、张呈栋,转会费都达到了1.5亿人民币;签下赵宇豪达到1.3亿人民币……据《足球》统计,“金元时代”至少诞生了10位“一亿先生”,转会费在5000万以上的有41人。这些本土球员德转身价普遍低于200万,算下来溢价至少在40倍以上,甚至不少是100到200倍。
+ c& H' p- o' R8 e+ U( ^( M; s
6 r4 I* ?* I; p3 t2 e随着“金元足球”的戛然而止,中超本土球员的身价的巨大泡沫,也被无情戳破。据《足球》报道,自2019年起,中超总身价开始持续下降,短短4年就从2018赛季末的4.57亿欧元降到2021年的1.6亿,2021年至今,中超总身价一直在1亿欧元区间下降。去年底,中超16队总身价仅约1.2亿欧元,是2013年底(1.16亿)之后10年来的最低点。# h' q+ q. S4 k3 }1 v4 { f/ P2 Y
2 Z; V+ w2 u% x* z+ F3 u不过,本赛季的中超,终于结束了总身价连续下跌的颓势,虽然总身价依然与10年前的2014年相当,但比上赛季末增长8.4%,整个足球市场有了触底反弹的迹象。尤其是在国内球员方面,年轻球员身价的上涨,更是令人惊喜。上海申花队的双中卫蒋圣龙和朱辰杰,身价都为90万欧,仅次于120万欧的武磊排名国内球员第二;谢文能、胡荷韬、林良铭凭借在国家队中的精彩表现,身价大幅上涨,进入国内球员前10。
# n/ ~) M3 ?; q( l! w* D/ r" b! P& P5 I* i$ v1 X$ j- _; ^3 E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造血”
s# J, X. B- Y1 s) t& l) S1 y, A5 s4 F+ K. B9 E- c* |
对于中国职业足球而言,如今在国家重视、各地政策利好的情况下,在经历了那么大的动荡之后理应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关键点,就在于“造血”。以前的俱乐部大多依靠着母公司“输血”,而如今,俱乐部是真正的在“经营”,在“苦钱”,通过“造血”,去维持俱乐部的日常开销。7 v* K: s# C m6 S; n( V7 N
: _' R! L5 ]( x! o+ v n$ ?
像广州队就是一个典型。如果不是身背巨大的历史债务,广州队其实已经算是走向了“市场化”和“社区化”,依托球迷,通过门票、球衣、周边纪念品形成收入,走的正是国外职业联赛那些中小俱乐部的生存之路。
6 z) P, o0 } @, k) v6 P. W
( F G7 t' R! O* w( Q8 k. s今年开放球队冠名权之后,河南俱乐部成为了2024赛季中超首家有一线队冠名的球队,冠名费用在1000万元以上;成都蓉城依托强大的主场上座,俱乐部开放周边商城小程序,推出的产品收入十分可观;而申花、国安这些老牌俱乐部的经营,自不必说。. ~% {( K# M( i/ N. e
! b, `% ], n8 E: _/ g
“造血”的另一方面,是青训。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建设,是俱乐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训的投入见效较缓,却能够在得到长远的回报。中乙的海门珂缔缘俱乐部,更是先有青训,再有职业队,人才不断涌现。尽管珂缔缘在参加职业联赛初期存在着各种困难,但依靠着强大的青训系统,相信未来可期。
+ t6 B! `% t, ` g, R5 B
! S# r- |4 s% p4 r& x8 a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晨瑆 张昊/ {! j1 H5 Z! q( d2 b
2 {4 C1 S$ n- p) F( S j' y/ x- w
校对 盛媛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