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卦穴" R4 m* b: T& u4 X
八卦穴常用的有成人的腹部八卦穴、背部八卦穴,以及儿童特定穴内八卦穴、外八卦穴。以特定穴内八卦应用最广,本文重点讨论。2 X2 ^9 v" M: K4 o0 j
成人“八卦”,只是取上下左右的八个穴位,针刺后针的排列形如八卦图,与八卦的方位、意义无关。; |4 D* j. ~9 W0 `% a% l
腹部“八卦”取穴以脐为中心,上取兰门(水分与下脘之间),下取气海,左右取肓俞,此称四正。关门(建里旁二寸)左右各一穴,水道(关元旁 2 寸)左右各一穴,称四隅,共八穴,美其名为八卦。
7 M$ k% f! Y8 D
4 k7 S) R. B. ]4 M
# x1 x1 G4 f- [: a0 X
4 ~ w3 w0 C4 `* j* H5 p部分穴位位置图. Q/ m- X$ y, P* }9 \
背部“八卦穴”,四正上下是脊中、阳关,(亦可用悬枢与第三腰椎下);左右是命门旁五分的肾根(亦可用肓门与志室两穴连线的中点),四隅上下是膏肓、胞肓四穴。四正、四隅合之为“八卦”,以此称为前后“八卦穴”。0 x8 V% x/ z k. D& g
0 A$ Z( z7 Z* h; N- X8 C
( Y6 f. Z7 V# f) m/ E. M& {3 w. R- U1 A
兰门穴是大小肠交界处关系后天水谷清浊的分疏;' l& X4 c1 h' r( {8 {- T
肓俞,肓指肓膜,确切些说当是膜络之气的俞穴,还关系到肾的纳气作用;
$ q/ u3 b* l5 l6 P% } J气海是肓之原穴,亦称下肓,关系着先天气的汇聚,有益气助阳之功;
! C/ j6 U- F5 L关门,是肾胃之关,不仅治胃的各种疾病,而且是治各种水病的基本穴;
4 P4 f: f* u5 `水道穴主要是利通水道,保证膀胱之“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顺利进行,两者对水谷之气的生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l( v# b/ J' O, ^1 _6 {: T4 W
八穴相合,既强化了先天之气,又促成了后天水谷之气的生化。* l9 W# D- G6 m2 t. m5 J
背部八卦的命门,背部的“八卦穴”,当中的“四正”,是以命门穴为中心的,里面对着“肾间动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而四正穴是辅助命门中的“肾间动气”的生化与运转;四隅穴的膏肓、胞肓,不仅关乎卫气“内熏肓膜”,而且对卫气的“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得以强化,从而收得“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的效用;更为重要的是诸“肓”穴,关系着三焦行使元气遍布全身的作用。1 b, d( \& `) [0 |
特定穴-内八卦) g d. E9 h5 @' C" m
内八卦最早出自《小儿按摩经》,后收录于《针灸大成》第十卷。* `3 q9 q2 \# m
【位置】掌心周围,通常以内劳宫(位置大约在握拳时,中指点于掌心的位置)为圆心,以内劳宫至中指指根距离的2/3为半径所作之圆周围。# c, M) l4 \- H( A1 k
+ v0 c' e! ?$ u- i U2 c! D
1 X$ ^( \$ ^) X6 i# b" J" `
5 R, e u" Z0 f# s4 J
在此圆周上的八个点,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称为内八卦。
2 `9 Y+ B( x5 U* j每个字的读音是乾(qián),坤(kūn),巽(xùn),震(zhèn),坎(kǎn),离(lí),艮(gèn),兑(duì)
f# N2 F1 a) b5 y8 S+ F8 [' l(中指根下为离属南,小天心穴上为坎属北,在大鱼际侧离至坎半圆的中点为震属东,小鱼际侧离至坎半圆的中点为兑属西,西北为乾,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南为坤)
5 a; O! Y& M% v- c0 `! M3 b. l$ o【功效】理气化痰,宽胸利膈,行滞消食。
9 x' f j' ^. x" h【主治】疳积、腹胀、消化不良、咳喘、呕吐、腹痛等。7 Z: q$ c& T9 f$ H; }6 P* l, W
操作:用运法。分顺运、逆运两法。% j+ n8 a6 B$ G( u z
/ ~9 {$ r( J1 u. g) I6 F& C% {+ J6 [* I
顺运内八卦:医者用左手按住患儿左手,使小儿掌心朝上,拇指按住其离火,右手的拇指面沿着乾-坎一艮-震一巽-离一坤一兑的圆周方向进行推运;
6 k, V* f" R2 h5 m: n8 W逆运内八卦:医者用左手按住患儿左手的离火,右手的拇指面沿着兑-坤-离-巽一震-艮.坎.乾.的圆周方向推运。行运法尤其注意不可妄动心火。
: N- t% r0 W7 N, N+ m1 W* m《幼科推拿秘书》:“八卦,将指根下是离宫,属心火。运八卦必用大指掩掌,不可运,恐动心火。”这里明确说明内八卦在操作时,须用大拇指将离火掩住,恐动心火。- u# ^9 S5 S( M r4 i4 C
内八卦穴位的主要作用: 5 u' ~6 M- H' U
运内八卦为小儿推拿中消法的代表,重在调畅气机。
0 I4 h, L/ O6 G! N2 Q& V顺运:具有宽胸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可以升胃气,收敛中气,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w8 E' `6 S: n
逆运:可以降胃气平喘,止呕吐恶心主要用于痰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和一些穴位配伍,也对消化系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逆运内八卦尤其对胃的兴奋有平衡作用,既可以抑制也可以促进,所以对吃的多容易饿的宝宝和整天不想吃饭,厌食的宝宝效果都比较好!
/ S1 Z0 T5 ^4 Q7 a张素芳老师诊治疾病时常运用五行理论指导八卦穴的应用,即可运全卦,也可分运八卦,使运八卦这一操作呈现多变的临床效应,对各种系统的疾病都有所调适。 张老师主张“八卦为体,五行为用”。
; b9 b/ ~, z: ~$ n 如临床见咳嗽不止,面色黄,目浮肿,食后作闷,大便溏而微觉后重患儿,认为面色黄而浮肿是因为脾虚不能制水;食后作闷,是因脾虚不能运化精微;便溏后重,是因脾虚不能升清,故浊气降滞。 以上皆为脾虚不能生金,母病及子。 故治宜培土生金,可顺运内八卦,加揉艮卦,配合补脾经,即可收效。又如治疗小儿咳嗽时经常用运内八卦配掐震卦以平肝熄风,多揉艮卦、乾卦培土生金以防木再克土。) `, }- p3 t$ G) |: X* k% }
各卦的分运操作的功效可见于《保赤推拿法》,乾震顺运...…·能安魂;巽兑顺运...…·能定魄;离乾顺运...…·能止咳;坤坎顺运...…·能清热;坎巽顺运...…·能止泻;巽坎逆运...…·能止呕;艮离顺运._.…·能发汗;水火既济...…·调济水火,平衡阴阳。& g I$ j, [: r9 B4 u1 x
现代研究
0 B ~% V- |3 @/ I0 a q( r张汉臣对内八卦进行总结,认为顺运可使胃气上升,固敛中气,治疗中气下陷、脱肛、久泻等疾病,逆运可使胃气下降,开胸利膈,治疗宿食不消、食欲不振等疾病。
8 n& U* F( A, C3 P" {$ b( p( V; H廖品东则认为顺运内八卦治寒,可宽胸理气、化痰止咳,逆运内八卦治热,可降气平喘、发1 W" |) t8 }, W( _. [
汗退热,由此可见内八卦在治疗脾胃、肺系疾病时疗效更佳。
7 X' S. _' L8 a* a2 e; e) z: a李逵九等在推拿治疗小儿湿热泻30例中,采用清补脾经100次,清补大肠200次,揉板门100次,运内八卦200次,退六腑200次,摩腹200次,捏脊6遍,推上七节骨100次,揉龟尾100次,总有效率93.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运内八卦先逆后顺,逆运内八卦使湿热之邪先下,待邪排尽再顺运内八卦以止泻。* T" L# A7 u: I7 \
外八卦穴
3 d3 L9 y5 t: l0 Y推拿穴位名。出自陈氏《小儿按摩经》。别名外八方。
4 L* f" n0 i: r4 q3 t6 v位于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处。
% a& _/ H1 F" w* [& e
' D* ~- c. B3 m& t4 f
8 a0 x. Y9 C# [! C) w/ j3 A
) I8 l, J4 u1 A0 a
主治胸闷,腹胀,便结等。9 L) h8 t- }& c% S8 B1 A4 r' r9 }9 |, Z
一般用运法、掐法等。3 a; f M; t+ v2 r' |1 ^' {8 Y3 U
以拇指顺时针方向作掐运,称运外八卦。, J$ I( v! U6 u1 M& G/ e
以拇指指甲按,称掐外八卦。
% D7 x9 G T# V. h# @! z# v/ G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1 Q- ~- B# Q" w) ~( ~
文章仅代表现阶段的认知水平,现代医学不断进步,医疗知识不断更新,很多理论可能会被推翻、改进!5 r& n" E, {+ N. }
感谢阅读,欢迎交流,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收藏、转发。
+ y# d$ R8 C) Y3 T( D* e每周更新内容主要为成人针灸推拿及儿童推拿为主!感谢您的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