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王祥龙0 y8 X2 |# f! Q, J0 v
3 f% ] z% Q4 R; k) N% r7 g+ s: R
“一片山的化石,捡不完,根本捡不完。”10月底,一段视频在网络平台引发热议:网友在四川绵阳北川拍摄到,公路两侧土层中有大量化石。/ z6 K! X9 o3 N* {5 a
; p! I' h" h# g9 H4 u3 X
视频迅速吸引了不少旅游团队和研学机构前来,并开发出“亲子游”“研学游”等新线路。这种热潮虽然激发了大众对化石采集的兴趣,却也给当地的管理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7 V1 y) W7 X/ I' f9 r) C1 G8 I5 `9 U; A) s
当地为什么会出现大量化石?这些化石又是什么类型?民众是否能够随意采集?野外遇到化石该怎么办?封面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1 t& w7 d- a) U, p5 h2 X) h. L; ?% C5 D: a9 y/ o- m
当地富集海洋生物化石
" R8 D" y _# i3 t/ Z! _: M
0 u% m) q. q. a管理部门已采取临时管控措施1 `; \; n& Q$ `: F; o
5 I8 B g P* g$ r! S1 y+ }
( C/ J+ a' U$ y* M. s& _
" P0 }' Y, ?& ?* _+ D% G
: B1 e* t/ _/ U1 y! _8 r# r3 y) P! a) U+ [- p. P
化石爱好者“一休哥”辨认出采集自北川当地的化石为石燕化石; a0 s# ?+ E3 Q
3 |2 {& B3 h; G2 S0 ?. f ^2 M“这是石燕,是泥盆纪的标准化石,北川有几个典型的泥盆纪剖面。”化石爱好者“一休哥”看着记者手中从北川当地采集到的腕足类化石说道。# R+ }3 _2 N5 D
/ R8 X) _" Z5 u! q% @1 `6 A0 s记者看到,在当地裸露的岩石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一种类似贝壳的化石,石质非常坚硬、厚重,必须使用地质锤等专业设备才能将化石层取下。而且由于其过于密集,重重叠叠,想要找到一块完整的化石并不容易。另外,取出化石之后,很容易造成附近的碎石掉落,造成安全问题,因此当地管理部门已经在此地路边拉了一条警戒带。/ \# [2 x7 _# Q( b( s
& P0 F9 B; h! g( N$ p
& ~% P" s! z7 @8 V; n
9 r1 m* K4 a% C+ h& R
四川曾是一片海洋
, j2 v- m, _# s1 M, L
! W6 j1 s$ a# q& l9 D“一休哥”介绍说,四川绵阳地区在泥盆纪处于特提斯海(古地中海)的边缘,是浅海珊瑚礁环境,另外由于绵阳特殊的沉积环境,形成了著名的“安县生物礁石”,海洋生物化石在这里富集。“浪漫一点的说法,这里是四川盆地的前世,四川盆地曾经也是一片汪洋。”提到四川丰富的化石资源,“一休哥”介绍道,“在这片丰饶的浅海,除了大面积的珊瑚外,期间还栖息着原始鱼类和各种软体动物,如腕足类和菊石。这些化石见证了四亿年来的沧海桑田......”# j, i* r7 [% y
- W @9 q8 _" F
$ {& N8 U) Y0 Q! Q# ?$ g
& N5 @. K; L, }" _, x/ \珊瑚类化石
3 ?5 [6 ]2 ]9 I: u2 M5 X1 j+ N( s- ]- i# {2 |
据北川当地知情人士透露,一方面,当地山区地形复杂,大规模的化石采集活动可能破坏地层稳定性结构,增加地质灾害风险;另一方面,随意的化石挖掘活动,可能会对化石的科研价值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为此,当地政府对相关区域采取了临时管控措施。所谓的“亲子游”“研学游”等社会机构的活动,也未得到当地应允开展。
7 O# I! p6 N; d& |( m G- _2 h# k$ V1 R( u5 b
化石具有科研科普价值0 N' h* v- l: M o
' A; K# f5 P# o
恐龙、古人类化石应严格保护7 f6 i( G: X% f7 F/ z
/ p" E; ^% a9 j: K
8 i& N, ]$ F( u8 C5 i/ V
9 W7 @* M6 ~, E9 X. q, S" L& _
除了海洋生物化石,实际上四川盆地也是中国化石资源的宝库。据记者了解,除北川以外,绵阳安州、江油等,甚至是成都彭州等地区,都有大量的化石存在。成都理工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室副主任孙宗元副教授介绍说,从寒武纪大爆发到人类起源,四川盆地地层记录相对完整,化石种类繁多。尤其是“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不仅是世界上侏罗纪恐龙化石保存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还在今年入选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的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 }8 `" J8 D/ }3 z
' ~& B) c# I1 w- _9 F3 N近年来,随着自然科普和亲子活动的兴起,化石资源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从辽宁到云贵川渝,再到大湾区,社交媒体平台上诸如“捡化石”“挖化石”的内容层出不穷。化石采集活动不仅成为“遛娃神器”,也让成年人挖得不亦乐乎。化石热潮是公众对自然科学兴趣增加的表现,但如何在热潮中平衡保护与科普,考验着管理者与公众的智慧。孙宗元表示,“化石热不仅是科普教育的契机,更是提升全民保护意识的起点。通过科学引导与有效管理,化石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才能得以传承。”
T: ~( d7 t+ s; L
: | ~5 B/ m3 b$ [- w# D
! }6 G! k- B! Y$ k' c( \6 E2 d; }) w, J) F* L) I a7 y# ~( o
某社交媒体上网友晒出的珍稀化石
S8 T& _7 y3 Q# G3 p) @+ V2 Z& I: o/ O+ } S
“从化石保护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分清化石的科研价值和科普价值。”孙宗元强调,“对于恐龙化石、古人类化石等珍贵标本,应采取严格保护措施,防止盗挖行为破坏化石标本的完整性以及丢失化石标本的产地和地层信息等。而对于数量众多的普通化石,可以通过建设地质公园或开放化石采集点等方式,让公众在科学引导下参与采集,提升科普效果的同时增强保护意识。”
+ i; i& M3 o2 h4 t" R1 d3 H/ n2 E# f4 X* V+ r
在野外遇到化石怎么办?, }: I X% y; P" X
" \: A, d0 O* E9 a
不要随便挖,应向有关部门上报
% {) H7 [$ @# I
q+ W2 K; e2 {$ z; o8 M {
) J; v7 q+ J* c/ n& {/ c
% i( |) a: z S2 N( m; z- I* v如果公众在野外发现了疑似珍贵化石标本,应当怎么做?孙宗元提醒道,首先应保护好现场,并尽快联系相关部门,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博物馆或研究机构。根据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管理办法》,珍贵化石属于国家所有,严禁私人买卖、破坏或擅自处置。$ |. ~+ C" t: I+ Z* D4 O
8 A% z# k" Y% s# h! w: b# @% Y相关部门将按照法律规定对化石进行科学鉴定、研究和保护,以确保化石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也会保护发现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发现者可能会获得通报表扬、荣誉证书,甚至在某些地区享有适当的奖金或物质奖励。此外,如果化石被研究或公开展出,发现者的名字也可能会在相关报道中注明,以表彰其贡献。# P# z# u, m7 n! y/ e- _
: @, l6 v% N7 `9 S ^) n
; j) N' j0 t8 d4 o/ Z$ a: ?& o" m* Q9 C7 T7 `9 k( _
四川盆地也是中国化石资源的宝库
- C- u/ I _% t; z
0 i! h: J% m( w! s化石记录着珍贵历史
% t4 l% b4 ~; ^8 w; g* [
* L. x6 u' k6 o! J9 Y公众可参与化石标本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善 H0 |2 X: A0 [
8 D! A: S) R1 x; Q1 P# t8 D; _, P6 L2 p/ u: Z8 |: F
1 m) \7 o' f9 M+ x/ b6 @5 J化石的魅力不仅在于奇特的形状,更在于它们记录的历史,然而目前公众对于化石背后科学意义的认知还较为有限。孙宗元认为,科普活动不仅要满足公众的好奇心,更应注重专业引导。以化石科普为例,在科普过程中,让公众理解化石与环境变迁、生命演化之间的关联。例如,通过腕足类化石,可以帮助公众了解古代浅海环境的特征。
$ Z* F. ^- |$ I' R3 F4 D7 ?& t
6 E# n$ A, X; B N同时,现代技术也为化石科普提供了新机遇。孙宗元提到,通过引入AI技术辅助化石识别,可以有效提升公众参与的便利性与准确性。目前,对化石图像的识别能力仍存在局限性,其中一个主要制约因素是数据库中化石标本数量不足,这直接影响了识别的精度和准确性。
3 y) \% c/ _, r1 B
& K) z" h" l; X& K, }& D' D
1 O" h- _6 X; l$ w. B- I" M
- k/ o8 O7 } h& r0 ?0 B9 B北川某地漫山的化石资源7 I$ m7 L/ J4 D4 B) Z: W7 @
6 Q/ c2 b1 a. R# K: Y% Z! v/ U孙宗元呼吁,在未来,公众可以通过拍摄化石照片上传至指定平台,参与古生物学化石标本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善。“如果更多人能参与到化石标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中,将极大提高化石识别的效率和准确度。”孙宗元总结道,“化石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化石所表达的科学意义属于全人类。只有通过全民参与,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 h, G' D, O. h* c# r# P4 b# O
. D( c3 k8 X- l1 ?律师说法:+ J8 {& z f3 }) @% c: [
8 e; [" w( J% {( S, s+ ]6 x; I
私自开采化石很可能涉嫌违法
" g8 c- y9 ]0 I3 ~: ?0 `2 \- G/ k- @1 X7 F
9 _5 v! r& J* u$ M
, X: g1 N7 ]4 C7 S G s; j3 i# P四川本一律师事务所胡音律师告诉记者,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遗存的古生物化石属于国家所有。国有的博物馆、科学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和其他收藏单位收藏的古生物化石的所有权都归国家。
L0 `% H* d( r) A: G6 `0 i7 t+ [4 B1 q

; V. U& Y1 ^/ }+ S7 A% h
6 m8 g0 @( j9 |! {% ~某社交媒体上网友疑似在北川挖化石4 e3 u4 s" `. t- z' k* O
, I6 y# I- |/ }
因科学研究、教学、科学普及或者对古生物化石进行抢救性保护等需要,才可发掘古生物化石,但也要经过相关部门批准。 D, T. Q5 R' B- z/ A% J2 z
# D+ M# J% |' w. o# m/ n" z- q! H) d私自开采化石很可能涉嫌违法,严重的可能涉刑,而且在私自采集过程中不排除会破坏地质结构,破坏科研价值。所以关键要看在当地采集化石是否经过了合法手续批准。& ^6 I2 A8 c" m) ^
9 b1 D6 Q" m9 N( O) i6 G# S3 ^) Q. e延伸阅读:' D) K0 E# A+ k/ U4 z
) C" Z0 g3 H, ^2 F! x/ ]4 Q! v
乾隆皇帝对鱼化石情有独钟 . t5 m* @9 A4 X7 U4 X$ L- D
3 i9 p; R; T4 q# {
收藏了狼鳍鱼化石插屏
+ V. J5 Z% i% @0 g9 m1 I5 S7 S' r* l
+ l0 ]6 Z1 J9 C& ]; ]! |% g+ \" i$ D化石热并非现代的“专利”,清代乾隆皇帝对鱼化石情有独钟,收藏了来自“热河生物群”的狼鳍鱼化石插屏,这一珍贵摆件现藏于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热河生物群”是约1.35亿至1.2亿年前东亚地区的重要生物群,其中的化石对研究鸟类起源、被子植物起源等具有重大意义。
% A+ z! _. _2 P5 t8 N) h+ Z
9 |6 ?: ~/ x* P* v/ s' Y, q
2 j2 T) J* U! V* Z- o% c* j6 E' x3 V8 Q, J! `" g9 ?
清乾隆狼鳍鱼化石插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2 C% n; b$ q4 Y" s3 C$ q7 v4 o
2 S5 m! ]2 ?! ]1 S
“有一部电视剧叫做《中国地》,里面有一个桥段,一个古生物学家就在山边敲了敲,发现了一些鱼类化石,显示出当时这个地方是个海洋。”孙宗元解释,电视剧的背景是在东北区域,很可能发现的就是“热河生物群”。
8 T# ^9 l0 c! ^) e
& K) r3 v# W' n: `% K7 e然而,与过去单纯的收藏和观赏不同,当下的化石热潮要求更高的科学保护意识和管理手段。在辽宁朝阳金庸先生题字的“慕容街”上,几百米长的街道,一家挨着一家的,都是各式各样的化石店。一名店主告诉记者,在辽宁朝阳等地,随着保护措施的加强,当地重点区域已部署摄像头监控,私人采集活动受到严格限制。这种保护模式值得其他化石产地借鉴。此外,各大平台也加强了对于化石类产品的调查,关闭了部分售卖珍稀化石产品的直播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