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2 v h; g* p7 r0 c7 O
9 ]/ y; J0 J8 d5 {1 `; ?" C# l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4 u7 I% P8 c- Q }# `: l0 t
& y- ?$ w8 `) g! Y
. u5 G9 M+ ]5 W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 p% i3 l6 d& _; W
4 m: B- Y- J& g4 P, }/ g. W/ _
5 ^3 |* X$ _8 H7 T2 x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来,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 |4 }( D0 C5 \8 B1 e& Z7 L- {: G! L
5 \! K* l6 O* x! m) [6 B6 I9 Q2 W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P) o/ q( ]( x8 s1 C
% L1 x% N, a) h: j! ]! v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 J0 H% h$ | V4 l. V4 h: a: S6 l! _$ u* H7 D" q4 d: m
: M1 h" _/ w) ^' m# D. r
6 l) S. i- G( A8 [/ g0 }
【白话文】
+ K9 V8 ^7 w _- }5 R6 v3 ~ G! a# l' a8 F- U
古代伏羲氏统治天下的时候,上观现象于天,下察法则于地,观察鸟兽的花纹和大地的适宜,近取于自身,远取于外物,于是创制出八卦,用以贯通神明的德行,比类万物的情状。0 N0 h% P2 v6 a1 l( b
6 b! ]& a9 b9 v$ F
/ M" O8 O& m; \$ q9 R编结绳子作成网罟,用来畋猎捕鱼,大概取象于离卦。
: U2 L$ X$ f: V2 g5 D( z3 m' E
9 C4 n. F- R E8 S. _: x/ G* G& m" l# o7 g! O- z# e7 X9 z5 ~
伏羲氏死后,神农氏兴起,砍削木头作犁,弯曲木料作犁柄,锄草耕耘的便利,用以教导天下的民众,大概取法于益卦。
) T" Y# b% o4 b) V
6 B, V6 M+ T+ B% W9 Z
3 p: k* l e$ k( N/ Y; v* r正午举办集市,招引天下的民众,聚集天下货物,相互交换然后散去,各自得到所需的东西,大概取法于噬嗑卦。 V5 u6 l2 v. a6 e
3 ^; J4 N7 ?8 {7 L% H
; z! \* y/ Y: T% u: v神农氏死后,黄帝、唐尧、虞舜兴起,会通各种变化,使百姓不倦怠。神妙地化用,使百姓相宜。《周易》之道穷困时就会变化,变化才能通达,通达才能持久。因此上天保佑,吉祥没有不利。黄帝、尧、舜,衣裳下垂而天下得到治理,大概取法于乾坤两卦。" V, W/ n0 O# U8 M' W
9 C9 Y3 u$ V% y# J# e& J
( l/ ] q: }% l- s- M' v% t0 h; T
【注解参考】
) }, G$ t9 [4 S* a" I2 \$ u8 v+ V0 M& j/ A* E9 y
“包牺氏”又作“庖牺氏”“伏牺氏”“虑戏氏”“伏羲”等,孔颖达引《帝王世纪》记载:伏牺古称太嗥帝,姓风。他的母亲华胥,在燧人氏时代,雷泽出现了巨人脚印,华胥踩在脚印上,就生出了伏牺,伏牺在成纪长大。长得蛇身人首,有圣人之德。取牺牲用于庖厨,所以被称为庖牺氏,也被称为皇雄氏,在位一百二十年。死后女娲氏立为母皇,也姓风。女娲氏死后又有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晨氏、嗥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等共十五代帝王都沿用伏牺氏的称号。现在看来,所谓“蛇身人首”可能是身上生有龙蛇一类的鳞片,不可能是长着蛇一样的身子。古代认为,龙蛇属于同类,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可能是源于此,也未必是因为龙是一种氏族的图腾。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伏牺氏创制八卦、历法、网罟,吃熟食。这些比较可信,而这些都应当是中国原始时代的事情。伏牺氏可能是原始时代氏族部落的酋长,正处在一个人类文明的肇始阶段。“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中,“王”是动词,犹言统治。这句意为古代伏牺氏统治天下的时候。“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中,“仰”是抬起头,“俯”是低下头,“法”是法则。这句意为,抬头上观天象,低头下观地法。“地法”是大地显示出来的规律。“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中,“文”指花纹,包括鸟兽身上的花纹和印在地上足迹的花纹。“宜”是适合,“地之宜”指的是大地不同的地形和土壤适合什么样的动物、植物生长。全句意为观察鸟兽的花纹和大地不同地区适合生长什么。“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说,近取材于自身,远取材于外物。“于是始作八卦”中,“作”是创作。这句意为于是开始创造出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中,“通”是沟通、相通。“神明”义同神灵,是阴阳不测的功能。“德”是德性。“类”是比类。“情”是情状。这句意为,用八卦与神明的性能相通,比类万物的情状。
9 Z C6 Y9 K- v, o$ R/ P0 Y3 v6 S4 ?: p
$ i6 M ]% z+ e" O9 u0 U* u, x2 q
) `4 S9 R* C) z
+ K6 P% u- k9 K e# V& E. K3 o“作结绳而为网罟”中,“网”是畋猎用的网,“罟”是打鱼用的网。这句意为伏牺氏用编结绳子的办法创造出畋网和渔网。“以佃以渔”中,“佃”指田猎,后来写作畋。这句意为用来打猎捕鱼。“盖取诸离”中,“盖”表推测,“离”指离卦。这句意为大概取象于离卦。离卦佃的整体卦象像一张网,上卦离,下卦离为目,是网孔,互卦巽(二三周的绳子结出孔目来,就是一张网。可见《系辞传》认为,四交)为绳。兑(三四五爻)为反巽,也是绳。一反一正六十四卦也是伏牺创制出来的。7 d- `9 e' S; z0 M
1 n: d& X) @: ~9 N
8 k+ L% I! m" r' V5 ~4 _
9 n/ I7 U; R$ x
- T8 F5 r( ~4 E: ?5 }6 J$ m; E" j
, p* O- ^9 Q/ s3 p《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即炎帝。姓姜,他的母亲任己,原为有蠕氏之女,名女登,后为少典氏正妃。游经华山之南时,受神龙头感应,在尚羊生下炎帝,人身牛首,炎帝成长在姜水,有圣人之德。继无怀氏之后统治天下。原本是在烈山兴起,所以称为烈山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娶奔水氏女听为妻,生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厘、帝哀、帝揄罔,相继为王,八世后传到轩辕氏黄帝。“包牺氏没,神农氏作”中,“没”后来作“殁”,即死去。“作”即兴起。这句意为,伏牺氏死后,神农氏炎帝兴起。“斫木为耜,揉木为耒”中,“耜”“耒”相当于木头锨,头为耜,柄为耒,耕耨农具。“斫”是砍削,“揉”是矫揉,即一种把直木制成弯形的工艺方法。这句意为,砍削木头做成锨头,弯曲木料做成锨把。“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中,“耒”是耕地,“耨”是锄地。这句意为把用耒耜耕地锄草的先进方法教给天下百姓。“盖取诸益”是说,大概取象于益变卦。益卦上卦巽、下卦震都有木象,互卦艮(三四五爻)为手、坤为地(二三四爻),下卦震又为足和动。是手持木器,脚踩入地下而动之象,正是农民用锨翻地。
. p* Z$ [$ U6 b _# F9 p/ R- Q3 w$ j1 t, \' a- e! H8 g$ p
6 J7 h9 S( N# |) V5 O, H& H- w; ?: G( c3 Y
# p) _( U; z$ a8 d2 T' F7 x
5 Q3 v$ U8 @" e: D
“日中为市”中,“日中”是中午。古人吃两顿饭,中午不休息。这句是说,正午举办集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中,“致”是招致。这句是说,招引天下的民众,聚集天下的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中,“交易”是互换,“所”是所需之物。这句是说,人们在集市上以物换物然后散去,各自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盖取诸噬嗑”是说,大概取象于噬嗑卦。噬嗑是用牙齿咬食,上卦离为日、为龟,又为万物皆相见。互卦艮为手(二三四爻),下卦震为动、为鸣,又为反艮之手。正是太阳之下一个闹哄哄的集市,人们在里边正手与反手交换食货之象。龟是当时值钱的货物。0 J! k6 l( }6 [$ \& w6 s
1 e5 o" h% m* K8 g$ |1 n6 W
, {( t$ @) w: O" A ~# b: t" `8 q
! k: j8 G" G* L+ [7 Y
* S; Z& N& s6 \( v6 |
5 D/ D1 b! i3 B; ?《帝王世纪》说,黄帝是有熊氏少典之子。姓姬,母亲叫附宝,她的祖先就是(神农)炎帝母亲的娘家有蠕氏。附宝看见大闪电之光缭绕在北斗的枢星上,光照郊野,受到感应,怀孕二十四个月,在寿丘生下轩辕黄帝。黄帝成长在姬水,生得面目像龙,有圣人之德。在涿鹿大战蚩尤,生擒了他。在位一百年死去。黄帝的儿子青阳代父而立,就是少嗥帝。名为挚,字青阳,也姓姬。母亲叫女节。黄帝时,天上有斗大的一颗星下临华渚,女节在梦中与星交接,心里受到感应,生下了少嗥。少嗥在位八十四年死去。颛顼高阳氏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母亲叫昌仆,是蜀山氏的女儿,嫁给昌意做正妃,被称为女枢。天上的瑶光星发出长虹一般的光芒射向月亮,女枢在幽房之宫受到感应而怀孕,在弱水生下颛顼。颛顼在位七十八年死去。少嗥的孙子,蠕极的儿子帝喾代立。帝喾属高辛氏,也姓姬。从小没见过自己的母亲。生下来就有些神异,能自己叫出自己的名字,在位七十年死去。他的儿子帝挚继位,在位九年死去。帝挚没有他的祖先有出息。他的弟弟放勋代立。这就是帝尧陶唐氏,姓伊祈,他的母亲叫庆都。尧生下来就神异,经常有黄色的云彩笼罩着,是帝喾的妃子出去看黄河时,遇见了赤龙,天昏地暗地一股阴风感应到身上怀了胎,十四个月后在丹陵生下尧来。尧继位九十八年死去。之后是帝舜代立,舜姓姚,是颛顼的后代,颛顼生下穷蝉,穷蝉生下敬康,敬康生下句芒,句芒生下蠕牛,蠕牛生下瞽艘,瞽艘的妻子握登,看见天上的大虹虮,心里受到感应而怀孕,在姚墟生下舜,所以姓姚。3 ?5 i9 X6 C" n8 ^) K; B
8 [0 q% G- p7 Z) P- F( H' V) F4 Y( P1 O
$ i0 h5 z$ F6 J2 o# }& r
' C5 w/ i4 M! H) W5 L
6 [4 y% E$ v; [+ x) @; q6 y7 `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是说,炎帝神农氏死后,轩辕黄帝与唐尧、大舜相继兴起。“通其变”,是使其变通的意思。这句是说,随时进行变革不断发展下去。“使民不倦”是说,使百姓不倦怠。“倦”是倦怠,意同我们说的僵化。“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是说,神明地进行运化使百姓都感到合适。“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穷”是到了尽头困住的意,“变”是发展的阶段性“通”是发展的连续性。犹如我们今天说的不断发展论,与发展阶段论。这句是说,《周易》之道本身就是要在遇到困穷不利发展时就变,开辟一个新阶段,一变就又通了,通了就连续下去,即可长久发展了。这是中国特色的方法论之一。“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是说,因此才能获得上天的保佑,吉祥没有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是说,黄帝、尧、舜这些圣明的帝王端拱垂衣不动手,天下却得到大治。“垂衣裳”是两手端拱衣服自然下垂的姿态意为不动手,指圣人是体天行道,顺应天地之道的自然运化,不要勉强去做出自个人意愿而违背自然运化的事情。这样很省事,只要在庙堂之上控制住是否符合天地之道就行了。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也是这个意思,并不是绝对的什么都不为。什么都不为还要大位干什么?还怎么创造出下文提到的那些东西?可见,垂衣裳也好、无为也好,是指不干那些出于个人意愿的事情。大概是取象于乾卦与坤卦。乾为天,坤为地,天地就是自然运化。乾为上衣,坤为下裳。乾坤就是天地自然运化垂衣裳之象。7 H5 v: P) J5 h1 w5 M9 o# ]
* m$ M! e$ e# x, s! P6 ?. i
( x3 V, M$ ^; I, m2 p/ h6 g Q* y3 q/ M. ?5 l5 G! d, w
9 N" X. e% r. {
8 @6 I& u! G" {* P' j! O |
|